wch 發達公司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11-23 16:31

大陸輕判傾銷案稅率+ECFA預期效應,尼龍業:至少再旺三年

中國大陸提出進口尼龍六切片((尼龍粒)反傾銷告訴,結果對最大進口來源台灣輕判稅率,除受惠兩岸關係升溫,讓這個傾銷案意外峰迴路轉,中國大陸對台灣尼龍業「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善意回應,也為明年兩岸簽訂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營造最佳氛圍。
業者樂觀預期,一旦兩岸簽訂ECFA,不僅免除原本6.5%的進口關稅優惠,等於抵消4%至4.3%不等的傾銷稅率,未來新廠再蓋廠加入市場,也要一段時間,可以預見,「台灣尼龍業至少仍有三年的好光景」。
近期因苯價刺激己內胺(CPL)現貨價走揚,加上大陸買盤升溫,傾銷案確立後,對台灣大大加分,尼龍廠銷售轉趨熱絡,第四季尼龍旺季已點火引爆。
日前中國大陸宣判對歐、美、俄羅斯及台灣進口尼龍粒,課徵反傾銷稅,其中,歐美及俄羅斯廠家稅率高達8%至36%不等,相較之下,台灣視為最大贏家。
中國大陸商務部今年在五一長假前一天,突然對進口歐美、俄羅斯、台灣等國家地區進口尼龍粒提反傾銷案,這半年來,台灣尼龍廠如坐針氈,因今年前三季,台灣已占大陸進口尼龍粒五成的比重。
事實上,這幾年台灣尼龍業因頗具競爭力,大陸尼龍廠幾乎已被台灣打「趴」了,大陸內部保護主義聲浪已久,即使大陸尼龍粒自給不足、今明兩年大陸不少新增尼龍聚合廠陸續加入戰場,仍無法滿足下游尼龍紗的需求缺口。
據統計,中國大陸近兩年新增尼龍聚合除了福建地區的力恆一套日產能200噸的設備已於8月開出外,明年中,溫州地區的華建、以及海晶也有新產能加入市場,但新增的聚合量與下游尼龍絲新增的量能相比,仍然「缺很大」。
對大陸尼龍聚合廠而言,幾年前,大陸對歐美日等進口上游原料CPL課徵反傾銷稅的動作,造成尼龍廠生產成本大增,與台灣尼龍業競爭失去先天優勢,結果中國大陸保護CPL產業,卻犧牲掉尼龍粒,這次對進口尼龍粒提反傾銷案,除安撫內部反彈聲浪外,也順勢還給尼龍聚合廠一個「公道」。
針對尼龍粒反傾銷案對台灣「網開一面」,業界分析,從調查期間為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9月31日,刻意避開去年營運最壞的第四季;另外,公布台灣各廠家的傾銷稅率都在4%上下,也很少有傾銷案的稅率如此「統一」,這些脈絡不難看出大陸面對內外壓力下,在宣判稅率前用心的縝密。
業者分析,由於歐美、俄羅斯等地區進口的尼龍粒多以工程塑膠為主,與台灣主攻高速紡衣用途不同,這次大陸宣判高傾銷稅的門檻,阻檔歐美及俄羅斯在中國大門外,意外讓大陸當地老舊或小型以生產工程塑膠的聚合廠重新開啟。
資訊來源:經濟日報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