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2-06 11:15

LVMH如何讓Tiffany重新閃耀動人?長期定位更重要

精品集團路易威登(LVMH)總算完成心願,在今年1月娶回Tiffany這位美嬌娘。新娘已經夠迷人,但這家法國精品巨擘設法要讓她更美艷動人。
路透報導,LVMH派駐到Tiffany的新領導團隊,據悉1月8日進駐隔天,便在紐約召集1.4萬名員工,闡述初步計畫,未來將專注在高端的金、銀、寶石產品。另一名知情人士則說,LVMH也考慮擴大Tiffany的手表產品陣容。

LVMH董事長兼執行長阿諾特(Bernard Arnault)也特別指派他「高富帥」的次子亞歷山大(Alexandre Arnault),接手Tiffany的執行副總裁,主管產品和公關。亞歷山大表示,將聚焦在廣告宣傳和吸引年輕消費。

Tiffany新任執行長勒德呂(Anthony Ledru)則曾掌管LV的全球商業活動,以推出LV的高檔珠寶產品系列聞名,也曾在Tiffany和卡地亞任職。

LVMH已完成對Tiffany的併購,未來將調整其產品陣容,並提高其在歐洲、亞洲市場的能見度。 路透

Tiffany創立於1837年,1961年時,奧黛莉赫本主演的電影「第凡內早餐」讓Tiffany一舉聞名。不同於卡地亞(Cartier)、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等對手,或是LVMH自家旗下的寶格麗(Bulgari),Tiffany的產品陣容從150美元的銀製墜鍊到數千萬美元的鑽石項鍊,應有盡有。

專家表示,銀飾珠寶的毛利率高達約90%,且提供了年輕、較不富有的消費者恰當的精品入門門檻,但想成為業界的頂尖品牌,就需要一些價格超過10萬美元的中、高價位產品,以營造出獨特性的光環。
阿諾特表示,他想提升Tiffany的地位,即使得花一些時間,「我們將優先考慮為Tiffany打造引人推崇的長期定位,而非短期表現」。阿諾特也強調,Tiffany可以盡情運用LVMH的豐厚資源。
同時,LVMH也打算讓Tiffany「改頭換面」,翻修現有門市的裝潢,並提升其在歐洲和亞洲市場的能見度。

Tiffany逾三分之一門市位在美國,但有些門市的裝潢已過時、未妥善維護,有待翻新。在奢華品銷售主要動能所在的亞太地區,Tiffany的布局不如其他同業;該公司2019年全球銷售額44億美元中,亞太地區僅占28%,歐洲市場占11%。

消息人士說,LVMH有時間和資金對Tiffany的產品陣容和全球門市進行重大投資,並等待這些投資在中期獲得回報。

儘管如此,一些Tiffany員工仍對與LVMH合併後的未來感到焦慮。

阿諾特常突襲視察門市,例如,2019年底他無預警現身Tiffany南韓首爾一家門市,他當場揪出多項缺失,包括有清潔用品遺留在陳列架上,還有一張寫著「缺貨中」的便條紙貼在商品上。

一名Tiffany歐洲門市的資深員工表示,Tiffany納入LVMH旗下後,可望成為更高檔、更獨特的品牌,但LVMH的老闆向來以苛求聞名,「如果某家門市表現不理想,高層可能讓它關門。」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