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dfg789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1-10 08:19
美國的信譽慘遭轟擊
美國過去這幾個月間,一再送給專制政權用來宣傳的大禮。
最先是處理新冠肺炎失當,導致疫情失控;之後是大選亂成一團,現任總統川普拒絕認輸;現在電視又播出抗議民眾衝撞國會山莊,警方幾乎全無招架之力的畫面。對俄羅斯總統普亭,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及其他有意將權力交接描述成無政府、破壞性過程的領導人而言,都是無價的材料,以彰顯維持穩定的重要性;也有助於他們將箝制反對聲音的作法合理化,並弱化美國身為民主政治有力支柱的地位。
可能造成的短期傷害,無疑是被激烈的鏡頭效果所誇大。總統當選人拜登即將於兩周後走馬上任,而美國政治體制的支柱依然屹立。但幾個月來諸多事件所帶來長期性負面衝擊,卻更值得擔憂,對其他國家正在爭取自由與表述權力的人士而言尤其如此。這並非去年10月發生在吉爾吉斯首都比斯凱克的選舉舞弊抗議,而是在華府因為政權交接而引發的暴力事件。
中國大陸、俄羅斯等國的國家媒體都大肆報導此事。大陸「環球時報」把美國抗議者占領國會與去年香港民運人士進駐立法會相提並論,波蘭電視台也將示威者與本國反對黨掛鉤;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則引述CNN駐莫斯科主管的話說:「美國將不再能夠告訴全世界說,我們是民主政治的模範。」
值得注意的是,至少到目前為止,對此一事件的評論文章並不多,因為單單是畫面的衝擊力就已遠勝過萬言書。同時土耳其、委內瑞拉等強人領導政府也猛吐美國的槽。
三項令人擔憂的後果於焉滋生。第一,未來一些國家的政權將更難和平轉移。普亭將能以維持穩定作為號召,使修憲有理,讓他能在2024年繼續主政,而中國領導人也於2018年取消了任期限制。結果是從國家治理到防疫措施,沈默都將取代批評。
第二,美國的例子,讓集權領導人及有意效法者加強對反對聲浪的控制。他們將強調華府的抗議事件,證明極端、邊緣份子會把事情鬧大,社會陷入斷裂,社群媒體將肆無忌憚。
第三,可能是最痛心的結果,就是美國未能通過一次最基本的考驗,無法像過去數十年一樣維持民主政治標竿的地位。只要民眾放手,民主政治很快就會慘遭腐蝕。
接下來怎麼做,比已經發生的事更重要。美國現在如果開始修補破碎的社會脈絡,並改革政治,將能為全球民主政治提供一次教訓,這遠比過去一昧對外傳教要有益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