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客
- Lv.0
0
認同0
銅幣
兒福聯盟執行長白麗芳表示,網友爆料的消息一出來,兒盟電話接不停,她的同事邊哭邊接電話,因為他們都是秉持保護兒童的使命在努力,此事讓他們很挫折。她說,社工除了助人還有專業,「如果要談發物資,物流公司還做的更快更好」。
她表示自己是社工碩士,投入社工專業28年,目前社工人力已經短缺,擔心越來越多年輕人不願踏進來,如果沒人、沒社工,哪來的服務?
台北市社工師公會理事長李宏文說,這幾年社工系畢業生越來越多,但社會對社工觀感不好,勞動條件也不如許多行業,不少畢業生寧願學非所用。目前民間社福團體職缺掛很久都找不到人,連衛福部最近主導的社會安全網計畫,以上看5萬元的高薪吸引社工人才,最新一梯次的徵才仍出現缺額,遑論民間團體的缺人狀況。
白麗芳說,社福團體是社會重要的力量,因為政府再怎麼龐大,也沒辦法都做到。兒盟近30年提供很多服務,前陣子才整理好921後的兒少服務,陪伴兒少走過20年。很多人常對著社工說,你很有愛心,你去發物資,但社工除了助人還有專業。
白麗芳說,兒盟曾承接政府專案,兩年被迫換了四次地點,原因包括公設民營的地址被調整,或是政策改變,變數很多。李宏文也說,一個穩定的服務據點,對兒盟的永續經營很重要。兒盟秉持對孩子有利的最大化、不利的最小化的宗旨服務兒少。曾有受服務的身障孩子表示,他付不起計程車錢,或是要一直換地方,都造成困擾。
曾經雙主修社工系、在兒福聯盟擔任實習生的律師陳又新說,他在實習時,兒盟幾乎每年都要尋覓新的租屋地點。有時候是因為房東漲價、有時候是因為空間根本不夠使用,兒福聯盟總一年漂泊過一年。
他表示,兒盟為什麼不能用每年本來就要花的巨額居住成本、搬遷開銷,換一個固定的辦公室?如果是一間員工180人的科技公司,在內科購買一層樓,民眾還會說他們太過於揮霍嗎?難道科技公司的人就是人,社工就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