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9-07-31 08:55

生醫族群 有望補漲

近年亞洲生技產業日趨蓬勃,在全球生技產業也極具發展潛力,投信表示,根據FactSet最新統計指出,醫療產業指數本益比(PE)約為15倍,低於美股S&P 500指數的17倍本益比,顯見估值相對便宜,評價面具吸引力。

經濟日報提供
凱基醫院及長照產業基金經理人黃廷偉分析,以整體醫療產業中各族群估值來看,目前製藥、生技、醫療服務等三大類估值較低,而醫療設備族群因先前漲多,股價基期墊高影響,其估值相對較低。
黃廷偉表示,醫療保健產業今年第2季營收、獲利成長率皆呈正向,單季營收跳增幅度上看12.4%,遠高於S&P 500指數的3.7%預估幅度;若進一步觀察醫療保健類股的全年營收及獲利增長表現,也雙雙超越美股企業成長幅度,可望成為S&P 500各產業營收成長預估之冠,是長線基本面看多的績優類股。
黃廷偉指出,無論是醫療產業整併腳步加速,或是製藥大廠透過收購方式加快產業垂直整合,都可望為醫療保健基金後市增添柴火。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表示,目前藥價風險對於醫療類股股價負向影響已反應在股價上,加上近年大量新藥核准上市,有助醫療生化產業成長,加上近來醫療併購活動,有助產業整合,預期醫療類股溢價有助提升偏低股票評價,且醫療產業較不受景期循環影響,未來經濟若出現較明顯衰退,醫療產業將成為適合投資的資產類別。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