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ko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18-03-06 10:20
這些人 有錢也不能幫
救急扶窮,人之常情。
對於別人的急、難,伸出援手,是人之惻隱之心在作用。
“一方有難,八方相幫”“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變成美好人間”“助人為樂”等這些美好的字眼,彰顯著救急扶窮之大義。
對陌生人的幫助尚且如此,親人好友更不用說了。
親人,有著血脈之緣,有困難了,給予幫助,那是義無反顧的,有血性的人都是這樣做的。
可是助人這樣道義上的事也會被綁架。
這樣的綁架在親人間尤其嚴重。這又是人性中的惡了。
救急幫難,是應該,這是人性中的美好在驅使。
但我們沒有責任與義務擔負起親人一輩子的生活,父母的贍養與孩子的撫養除外,可那也不是一輩子的。
也許是我讀初中的年紀,我就有這樣的觀點。
許是那時就見識過這種讓人憤慨的現象。
兄弟姐妹有困難了,我們樂意給予幫助,但我們沒有義務擔負起他們的餘生。
可是有些人卻以此要“要挾”親人,一旦生活遇到問題,諸如建房子,孩子上學的學費,看醫撿葯等,動轍向親人開口“借錢”,名為借,實際歸還遙遙無期,等於是給的了。
這種情況在兄弟姐妹間尤甚。
這樣的故事身邊往往而是。
一初中同學,她美麗能幹,有智慧,很快她就開創了自己一片天地。她家庭情況一般,有五個兄弟姐妹,屬於貧困家庭了。
所以她把自己在外賺得的大部分錢拿回了家,幫助家裡建房,扶持各種需求。
後來兄長與姐姐各自成家,倆兄長混得一般,姐姐稍不如人意。
弟弟小,還沒成家。她弟弟讀書不成,她就把他帶身邊,物質上的好從不落弟弟一份,以致弟弟有錯覺,不用努力讀書,也不用好好工作就能享受這麼好的生活。
我曾經跟她說過,以這種方式幫助弟弟不是最佳的方式,他總得長大,總得成家,他應該獨立,難道得幫他一輩子麼?
我建議她幫助弟弟去上學,學一門技術,這才是真正的幫助他。
可惜她弟弟享慣福了,受不了讀書的苦,半途撤了。
她覺得也沒關係,反正養一個弟弟沒有負擔。後來她弟弟跟了不良朋友,失了足。
她傾盡全力救他於泥潭中。
她越發覺得對弟弟有愧,就越發對他好。後來還幫助他成家。她弟弟成家有孩子後,也是全家住她家裡。
她是個不計較的人,錢財上尤其是這樣,有她吃好的,絕不落弟弟全家一份。弟弟的孩子讀書問題,她也幫忙承包解決。
逐漸她覺得不對勁了。
她覺得她的生活被打亂,沒有了自己家庭生活。
她還發現弟媳開始習慣了這種優質的生活,她稍有點做得不夠,她弟媳就會有埋怨之情。
而且她弟媳的衣著打扮開始往高檔次走,吃的用的都挑名牌的,出入的場所也逐漸高檔次。
同學感覺弟弟全家開始默認她的幫助是義務上的了,一旦發現有異常就會責怪同學。她跟我訴苦了。
這一切的果都是當初種下的因,親人有難,應該幫助,但長貧難顧,千萬別把自己當救世主,每一個人成人了都應該有能力養活自己,這是最基本的個人生存能力。
我同學因親情因素的幹擾,包辦了她弟弟的人生。
這隻會讓他變成寄生蟲,結果全家都往寄生蟲的趨勢發展,假如不及時改變這種助貧模式,怕她弟弟的後代也會成為“寄生蟲”。
我建議她要馬上斷舍離。讓她弟弟全家搬出去。
可以幫他們找租住的房子,但是以後得自己養活自己,可以幫他們找工作,但絕不能在生活上再有過多的參與了。
她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解決了這個問題。一開始是難的,弟弟弟媳不理解,責怪她。她才真的覺得問題嚴重了,所以態度非常堅決。
現在她弟弟弟媳都有自己工作,自己養活自己,弟弟也開始有承擔家庭的責任意識了。她也逐漸回歸自己的家庭生活,心裡輕鬆一些了。
對親人的幫助是好意,但方式不對,怕會把本是物質貧乏的親人變成“精神貧困”的貧困戶。這樣,就是永遠害了他們。現在國家提倡扶貧要從精神上扶貧,提出“精神扶貧”的口號。
不難發現在廣大中國農村大地上,物質上的窮人很多,精神上的乞丐更多。
在貧困戶中,不乏有腳有手、身強力壯的人,這樣的貧困家庭,屬於典型的“精神貧困”——這類貧困戶往往不立志、懶惰,寧願等、靠、要,坐等坐吃政府救濟,過只能填飽肚子的最低生活水準的日子,也不願通過自己的勤勞和努力,過上富裕舒心的生活。
精神貧困比物質貧困更可怕,是更加難以根除的痼疾!要根治精神貧困這一“病症”急需相對應的“藥方”,這個“藥方”,就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只有讓他們在精神上徹底改變,讓這些精神貧困的人對生活重新充滿激情,對人生有憧憬,他們才會去改變。這種扶貧救急才是有意義的。
生活中還有一類親人,他們會以親情來綁架親人,以此“要挾”親人的幫助。一旦沒滿足他們的求助,馬上變臉,各種詆毀謾罵,親情蕩然無存。
妹妹夫家的一個表姑,有一個哥與妹妹。她嫁後,與丈夫勤奮勞作,後掙得一份好家業。
她哥哥是一名老師,在那時,有一份固定工作,單位還有福利房,在兄弟姐妹中算是生活最好的一個人了。
但後來那表姑的生活水準遠遠超過其哥哥,她哥還原地踏步。
她哥要建房子,開口問她要錢,一開始她給了一份心意。後孩子結婚買婚房也開口要錢,她也忍著給了一份。
她哥全無感激之情,還有嫌少的情緒。再後來,她哥孩子要買車還開口要錢。那表姑堅決不給了。
於是,她哥開始變臉,罵妹妹無恩情,自己生活好過了,也不幫親哥哥一把。我聽了只想說句“變態”。
你妹妹欠你的呀!兄弟姐妹憑自己努力生活過好了,你自己卻不願前進,貧困了只想攤開雙手伸向親人。
親人沒有義務為你的人生負責,長貧難顧。別親情綁架。
遇上這樣的親人,只能狠心點。
要幫只能幫到點子上,免得做了東郭先生。
只是有時難為的是,當你意識到兄弟姐妹的無窮無盡“求扶貧”的惡行須停止時,卻無法停止。因為那父親與母親從中“作梗”。
父母認為,既是兄弟姐妹,就應該互相扶持,是義務,是責任,就算他們各地成家後也應該這樣。
父母的親情綁架才是可怕的,你畏於家長的權威,無從反抗。
這樣的父母是不理智的。
他們不懂得“斷舍離”,不懂得長貧難顧,不知道長期的物質扶貧,會讓對方成為一個沒用的“精神寄生蟲”,不懂得兄弟姐妹各自有家後,就有了自己獨立的家庭與人生,他們的相處應該是有界限的。
兄弟姐妹有難,互相幫助天經地義,但誰也沒有包辦對方人生的義務,界線不可越,否則各自的生活將一地雞毛。
有個女同事見到人就叨叨。
叨來叨去都是她家大伯的事,即她丈夫的兄長。她夫家家庭條件不錯,家翁家婆做生意,攢下了厚實的家業。
似乎家翁家婆更偏心於大哥,好樓好車給予他,給他投資做生意,開始很是風光。
女同事與其丈夫都是個老師,過的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生活。一開始,兩家人倒也相安無事。
生活急轉於她大伯的生意失敗。生意失敗後,她大伯便一蹶不振,以致老婆也跟他離婚了。
從此後,他過起二世祖的生活,吃喝玩樂賭,沒錢了伸手向父母要,從來不管小孩。
令同事可氣可恨的是,大伯生意失敗欠下的債她家公翁家婆要他們夫妻幫助償還。大伯想建房子了,那家公家婆也要同事兩夫妻把攢下的錢拿出來一部分給大伯建房。
其實更可恨的是她丈夫的思想意識。她丈夫並沒有認為父母這樣的要求有什麼不合理,兄弟有難,應該幫忙。
他咬著牙,委屈老婆與孩子,努力攢錢幫兄長還債。而那位大伯依然過著他快活的人生。
這樣的兄長,是他們造就的。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別人沒有義務為你糟糕的人生負責一輩子,幫人應該有度。
否則,犧牲了自己的好人生,委屈老婆孩子,讓親人變成一條依靠他人為食的“寄生蟲”,變成酒嬰飯囊,或醉或夢,恍如行屍走肉。
為人父母者,也應懂得,孩子成家後,有了各地的人生,要做的是從旁協調,或在旁邊看著,看著他們過好自己的人生就足矣。不應過度插手孩子的人生。
救急不救窮,幫難不幫窮。
這是生活告訴我們的天道。我們長久要做的是,讓他們“精神脫貧”。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麗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