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媽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7-11-27 22:08

台灣女性晚婚晚孕 這兩項指標創新高

男女晚婚晚孕,關乎下一代健康。依內政部人口統計顯示,國人去年平均初婚年齡,男性32歲,女性29.7歲;其中,女性生育第1胎平均年齡達30.7歲,35歲以上女性生育比率高達19.54%,此兩項指標為近3年新高。衛福部表示,為降低女性高齡生育風險及下一代健康,呼籲男女應及早結婚,更應及早生育,最佳生育年齡為25到29歲。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施靜儀說,依內政部人口統計顯示,近年來國人初婚平均年齡逐步上升,自2011年男性29.6歲、女性29歲,去年提高至男性32歲、女性29.7歲;女性第1胎平均年齡更由2014年的30.5歲、2015年的30.6歲,升高至去年30.7歲,創近3年新高。其中35歲以上女性生育比率則從16.4%增至19.54%,共增加3.14個百分點。
施靜儀說,美國婦產科醫學會曾呼籲,高齡女性不孕、流產、早產、死產、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懷孕風險較高,且隨準媽媽年齡升高,胎兒低出生體重、染色體異常或發生其他先天缺陷的發生率也將提高。
施靜儀指出,依國健署去年出生通報資料,每百名活產新生兒中,有9.4人是低出生體重、也就是出生體重小於2500克;另有9.8人為早產兒。如以產婦年齡分析,以25到29歲發生新生兒低出生體重及早產兒比例最低,但40歲以上產婦每100位新生兒中多達15.9位,約高出25至29歲組別的1倍。
另有研究發現,當準爸爸年齡逾40歲,除生育力可能下降,也與寶寶罹患自閉症、精神分裂症或躁鬱症等疾病相關。
施靜儀提醒,現代女性因考量學業、職涯規劃及升遷機會、認為人工生殖科技進步而延後婚育計畫,但該署2015年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人工受孕成功率自女性34歲起將隨著年齡增加而下降,小於35歲懷孕率為50.2%、活產率為39.3%,但逾40歲則分別降至19.3%與8.7%。國健署建議男女應及早結婚,更應及早生育,最佳生育年齡為25到29歲。(沈能元/台北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