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dychang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5-17 07:41

由聯發科結盟陸企 窺探物聯網+產業

2016年05月17日李沃牆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台灣IC設計龍頭聯發科在本月12日向證交所申請13日停牌交易,並於13日當日宣布與大陸數位地圖服務商「四維圖新」結盟。聯發科除了以6億美元出售旗下車用電子子公司傑發科技給四維圖新外,並出資1億美元,雙方擬合資成立子公司進行策略聯盟,進軍車用電子和車聯網市場。聯發科突如其來的舉措,雖談不上震撼;但卻引發市場關注,也掀起車聯網及物聯網的發展熱潮。
資訊科技進步可謂一日千里,往往超乎你我的想像;從過去的個人電腦到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興起,讓「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美夢得以成真。而近幾年,行動網路的快速崛起,更有「一機在手、我有天下」的感覺;而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的出現,驅動服務由「人對人」到「物對人」的結構改變;對於提升人們生活品質,展開智慧生活方式有莫大的助益。
進一步言之,物聯網最早的概念係出自於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1995年所著的《未來之路》一書中,提出智慧家居的想法;但當時受限於無線網路、硬體及感測設備的發展,並未引起重視;直至國際電信聯盟於2005年正式提出物聯網概念而正式萌芽。
物聯網的三層架構依序為感知層、網路層及應用層。感知層利用各種感測器針對不同的場景進行感知與監控。據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估算,2018年將有75億個實體物品連上物聯網。第二層的作用主要是將感知層所收集的資料傳至網際網路,存在雲端並進行管理。最後則是應用層,即物聯網與行業間進行技術融合,並根據不同的需求開發出相關領域的應用,如智慧醫療、智慧家庭、智慧工廠、智慧校園、智慧交通、智慧汽車(車聯網)、智慧旅遊、智慧能源及物聯網金融等。由於應用領域不斷創新,物聯網成了名符其實的萬物聯網(Internet of Everything , IOE)。
根據Gartner的調查報告,IoT市場在2020年商機可達2,300億美元,其中以智慧製造、能源、商務、交通及醫療等五大領域最大。許多國家早已將發展物聯網技術列為國家級戰略計畫,進而投入可觀資源;如美國投入380億美元於網路與資訊科研計劃、歐盟投入500億歐元、德國投入2億歐元於發展「工業4.0」;中國刻正推動「十三五計劃」,將「互聯網+」納入五年規劃重點,落實「中國製造2025」;更傾國家之力推動IC設計,以掌握物聯網商機。韓國則投入1.5兆韓元以作為物聯網基本計劃。
令人憂心的是,曾經是台灣所引以為傲、也是出口主力的資通訊產業(ICT)危機再現。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世界IT產業景氣先行指標的台灣19大IT企業,涵蓋半導體、代工製造、面板和其他電子零組件等,今年4月合計營收年減11%,連續六個月呈現衰退,是2008年雷曼危機以來最長跌勢。如何趨吉避凶、化危機為轉機實刻不容緩。正如Google台灣區總經理簡立峰所言:「台灣要扭轉產業,必須要把握物聯網;但硬體並非關鍵,智慧服務才是重點」。
揆諸台灣在物聯網產業的發展顯然力道不足,但自微軟於去(2015)年10月與經濟部技術處簽署成立「物聯網產業發展中心」合作備忘錄;未來將聚焦於製造業、醫療、居家、智慧零售及公共服務五大產業;若能結合政府所推動的「生產力4.0」,進而相輔相成、則可創造最佳產值。目前,除了北市、新北正積極打造智慧城市外;幾位科技大老們在近期也向新政府建言,打造七公里的高科技走廊,以做為智慧城市示範點。新政府刻正力推綠能、物聯網、生技、智慧機械和國防產業等「五大產業創新研發計畫」;其中,聯手產業界共同推動智慧城市與雲端服務產業、整合物聯網技術及各領域企業解決方案,不僅有望帶動台灣的產業升級、創造新價值,亦可促進青年創新創業,畢其功於一役。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