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宏如 發達公司總經理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2-09 18:34
美國的金融危機在哪?
美國的金融危機在哪?
馬年香江股市「紅盤」遇上美國進一步落實收縮「量化」資金行動,單日恒指跌逾600點,雖然次日再有進一步下跌,不過已經程現支持走勢,目前恒指在21,000點前已見能夠喘定,筆者認為大家對後市的走勢無須過份悲觀,年內港股應該是處於穩中有進的局面,股份表現則各自發展,難有全面大升局面。
伯老在離任前積極實現退市機制,原因可能是唔想「衰收尾」,細味一下就知此乃人之常情,日後任何改變收縮「量化」的行動,都已經與他無關,因為他已經為其任內「量化」行動作出了結安排,把責任轉移了。從另一個逆向角度解說就是「量化」行動其實亦是一個無法確實預測影響的危機,因此伯老才急於分清責任。
美國經濟雖然是仍處於動盪和未明朗層面,但肯定是無致命危機,筆者的逆向思維認為一切危機信息都是為炒作而被公開,反而真正的危機是不會公開的;除非局面去到走投無路的情況,因為由此而引起的選舉失利責任,相信無人敢負上。
簡單來說,美國當前的經濟局面根本沒有大危機,因為美國早已經把危機輸出到其它地區;中國和日本買下大量美債,如果聯手向美國討債,就是美國的經濟危機,不過看目前情況,在三到十年內,中、日兩國已難有聯盟抗美的機會,反而日本只會越買越多。試問在不斷有生錢供應下,美國經濟點會有問題?日本經濟已經內傷了廿幾年,回天乏術,當前是迴光反照,滅亡前的瘋狂,如果仍不能及時醒悟,最後一定較中國先倒下,美元債務危機責任自然可以順勢被推到日本身上。中國能忍,就是最終的勝利者。
美國的重大經濟弱點之一就在於美元的全球地位;美國最明白,用人家的錢是最好,所以是發債專家,當歐洲歐元壯大,美元的全球地位受壓,美國金融惡霸地位被挑戰,自然會影響到發債優勢,所以美國就要反擊,歐元區遇到一連串巨大金融危機,美評級機構全面配合,講到歐元一文不值,前景暗淡,絕對是精彩劇本的一部份。中國強大,人民幣國際化,對美元在亞太地區地位不利,所以自然亦受到美國的持續打壓。
若果堅信美國金融市只有動盪,沒有危機,則每次市場調整都應該是入市時機。同樣的看今年港股,中國加大力度執行反腐政策,最終是對市場有利。不過就中國政府對官員行為加強管理後,與接待相關的行業自然是首擋其衝,賭業和高檔消費行業受影響是理所當然,所以今次濠賭股的轉勢應該是仍未完成。筆者估計,賭業和中國高檔消費行業今年第一、二兩季表現將仍然疲弱,全年業務表現亦難有驚喜,持有相關股份應該先要考慮換馬或減持,個人認為環保和新能源行業是最值得優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