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華峰虎 發達集團執行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3-09-13 05:53

外資 一路捧金融

1142713外資 一路捧金融
工商時報 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2013年09月13日 04:10

外資近兩年持有金融占比

外資近10交易日買超較多金融股
外資昨(12)日持續加碼台股,買超台股第1名為國泰金1.43萬張,對其他金融股也是大舉買超。據統計,到昨天止,外資手上持股佔台股整體金融股的比率已攀升至24.8%,創近2年新高。
台新投顧董事長吳火生表示,從5月下旬美國宣布將量化寬鬆政策將緊縮後,公債殖利率開始反彈,有助金融業營運,帶動歐美等金融股股價大漲,推升外資積極搶補金融股。
多位法人認為,政策近期積極作多金融股,司法關說案引發股市震盪,金融股成政策控盤指標,同時金控、銀行前8月獲利優,今年可望再創新高,10月可能舉行兩岸首度的金保會,都有利金融股表現。
據統計,外資昨天除了買超國泰金1.43萬張之外,買超台新金、中信金、新光金、兆豐金及開發金等,都是買超前10名之列,買超台股前10名中就有6檔金融股。
累計近10個交易日,外資買超兆豐金及中信金均逾11萬張,同時買超新光金、玉山金、台新金等,都在2萬~9萬張以上。從上述買超個股來看,外資買超多集中在大型金控股以及具有泛公股色彩的個股。
投顧法人認為,隨著兩岸政策開放,泛公股銀行及金控將是最主要受惠者,未來大陸獲利貢獻度將提升,股價具有想像空間。
吳火生分析,近期全世界公債殖利率反彈,10年期公債殖利率這波從低點1.6%彈升至3%,對金融股是長期利多,以壽險業來說,再投資公債利率會增加,可能從利差損變成利差益。他進一步說,過去企業都透過發債籌資,但隨著利率上升發債成本增加,企業轉而向銀行借款融資,將帶動銀行法金業務成長,帶動獲利上升,對銀行也是長期利多。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