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臨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08-10-29 01:57
橋
八年級組第一名橋 陳筱婷 再興中學
橋,是偏遠地區對外聯絡的要道,是通行河水兩岸的建設。然而,對我來說「橋」是抒發思念情懷的工具,運輸著對童年的回憶及農村生活的濃郁情感。
年幼時,我與爺爺奶奶住在靠近山腰的村莊,一條寛達十五米的河流順著山坡而山在青山旁盤繞了一大圈,流速不急,但水深汲腰,因此一座被漆成豔紅的吊橋跨過涓涓的水流,舖展於小村莊的入口前。還記得,爺爺騎著腳踏車,載著我去尋視田中的作物「喀啦!喀啦!」地,生鏽的鐵鏈伴著不協調的拍子,搭著我捉到翠綠色的小青蛙時發出的咯咯笑聲,迴繞在一層一層沿坡地開發的梯田小徑及不遠的橋面上。
早晨的日出,是以千言萬語也無法描繪的美,有時侯,我一個人爬到老榕樹粗壯的枝幹上,看見金黃的太陽,現身在遠方的山腳,那魚肚白的天空,出現一絲金黃,漸漸滑過那座紅色的橋,總能看見稀疏的人影,晃蕩在眼簾。好幾次,扶著紅漆日漸剝落橋桿問道:「奶奶,我什麼時侯可以回台北?媽咪要帶我去買芭比…」而奶奶的臉上,抺著一絲絲當時我看不出,也讀不透的寂寞,緩緩答說:「婷婷,妳長大以後可能會忘記怎麼回來這裡,但是,記得啊!這座橋,照顧著大家的生活,是我們永遠的恩人,不可忘掉啊!……」直到長大後,被接回熙熙攘攘,車來人往的台北,現在,才聽懂了此話的涵意。
都市裡,没有點水的紅蜻蜓,找不著嘓嘓叫的青蛙,更沒有沿街叫賣麥芽糖的老伯及溼滑難行的田梗路,曾經有的美好記憶,如今,只有每年寒暑假才能再次體驗的到。再次走過那座原本豔紅的吊橋,扶桿早己掉漆生鏽,看出歲月的鏽蝕,平整的路面在車輪的輾壓下,部分碎成了小石塊,年紀不小的橋,再一次的走過,使我念起許多往事,刻在心裡的兒時樂趣,似乎,又重現了呢?夾雜小時侯歡笑、思念、感激之情的橋,就讓它的影子,印在這連綿山巒及我的心田中吧!
賞析:
文字細膩,融抒情、記敍為一體,信手拈來,真摯感人。文中見畫,勾勒如影片般連貫生動的回憶,一氣呵成,使人有身歷其境之感。
從童年順敍記載爺爺、奶奶相處的農村記憶到現今生活在都市的今昔之感。營造出農村與都市,從前和現在的對比張力。並以橋為中心主軸,貫串全文,給予象微之意義,串接今昔之回憶並注入細膩的感情,寫出祖孫之間親情,描寫得恰如其分。
文字運用優美,也能跳脫窠臼,以不同的角度來思考橋功能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值得讚許。若說寫作就像繪畫,那麼此篇文章便是一幅色彩濃重的風景畫,敷塗顏色,是篇難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