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股風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1-10 15:59
工商時報重點新聞
1.中國資本管制堵熱錢
為防範熱錢對中國資本市場造成衝擊,中國外管局昨(9)日公佈7項新措施;其中包括收緊外匯業務管理口徑,對銀行結售匯餘額實行「下限」管理等措施,已使企業及銀行端感受到外管局與熱錢全力作戰的決心。
針對中國外管局新措施,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昨日表示,新措施主要目的是要阻止海外熱錢的流入,外管局過去幾個月一直對外匯流入加強監管,因此,新措施警告性意味濃厚,很可能是針對即將召開的G20會議而推出的。
中國9月外匯儲備新增1,004.7億美元,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新增外匯占款達2,896億元人民幣,創下8個月新高。兩項數據均被視為熱錢湧入中國的重要指標。而美國實施二次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2),中國學者均表示,中國可能成為資金流入的重災區。
2.兩廣水泥 月底喊漲
冬天旺季到,中國煤價開始上漲,北方秦皇島煤價已上漲7%,煤炭占成本二成的水泥業,預估到年底,煤價會上漲15%左右,為轉嫁成本,中國市場水泥可望再掀起一波漲價風,台泥(1101)指出,福建地區本周已漲了30元人民幣,而廣西、廣東,預計在月底或12月,應會再調漲。
水泥業者預估,到年底,中國煤炭應會漲到850元人民幣,漲幅約有15%。
台泥表示,目前中國南方地區煤價尚未調漲;不過,隨著冬季來臨,價格勢必漲價。
台泥指出,限電,降低了對煤炭的需求,且今年煤價的漲幅比去年小,對成本的影響不大;加上廣東、廣西地區,庫存只到本月的20號,需求旺,水泥價格上漲的幅度應可抵銷煤炭成本的增加。
中國市場9月獲利已創歷史新高的台泥國際,在華南地區水泥持續看漲下,業者更認為,第四季還有再創新高的可能。
3.大宗物資 擬降關稅
財政部今(10)日將舉辦關稅稅率委員會,由於今年以來玉米、黃豆、小麥等大宗物資漲幅相當大,大宗物資關稅稅率是否再機動調降,備受矚目。
奶油先前實施機動調降關稅稅率6.5%,已在10月31日落日,但有業者仍爭取奶油應繼續調降,財政部因此在今日請邀集相關單位舉行關稅稅率委員會,而由於大宗物資的漲幅也相當驚人,因此將一併討論。
據悉,今日主要討論的大宗物資包括硬粒小麥、小麥粉、玉米粉、粗碾去殼小麥、粗碾去殼玉米、大豆粉、釀造或蒸餾糟粕等,進口關稅稅率在3~20%不等;至於新加入討論的糖,則依粗糖和精糖不同,稅率在6.5%~7.5%,對蜜餞、飲料、糕餅業者影響很大。糕餅公會持續要求進口關稅17.5%的精緻糖亦應調降,但因國內台糖仍在生產該項商品,因此難度頗高。
由於硬粒小麥等8項大宗物資,在今年2月6日至5月31日間,曾一度機動調降,但因部分商品價格回穩,稅率在6月1日恢復原稅率,但近日大麥與黃豆等大宗物資價格飆高,根據主要國際商品行情10月份資料指出,玉米漲59%、黃豆漲25.4%、小麥漲45.1%、粗糖漲31.4%,棉花漲85.2%,漲幅都超過今年第1季的平均數。
財政部關政司副司長謝鈴媛昨日表示,大宗物資的稅率調整會議必須在財政部、農委會、工業局等各單位溝通協調後才會確定,由於部分商品如果國內沒有生產、又沒有替代性,且漲幅過大,足以影響民生消費物價,將會在協商後調降進口關稅。
4.金融海外獲利恐虛胖
央行天天壓尾盤,台幣兌美元匯率的實質成交價,和收盤價漸行漸遠,兩者間的差距,還進一步擴大至5角;由於金融業的海外投資評價,是以每個月底的收盤價為準,央行尾盤大阻升,恐造成金融業海外投資獲利「虛胖」不少,預估此副作用,將一天比一天更明顯!
目前壽險業的海外投資金額,折算新台幣超過3兆元,匯銀主管指出,金融業海外投資,是採用每個月底的台幣收盤價進行評價,近期台幣收盤價,明顯較實質成交價貶值許多,金融業的海外投資獲利,折算成新台幣後,就會產生「虛胖」效果。
匯銀主管說,若一家金融業有100億美元的海外投資,以昨天來說,實質匯率和收盤價的落差就高達5角,兩者帳面評價,相差新台幣50億元,影響不可小覷!
5.國泰金 全年獲利衝160億
國泰金控今年最後2個月獲利可以期待!據了解,國泰金內部評估全年國泰人壽損益兩平,應無大太問題,即最後2個月國壽稅後獲利至少要43億元以上,如此一來會大幅實現有價證券收益,若國壽今年損益兩平,則國泰金全年獲利應可上看160億元,每股盈餘至少1.5元以上。
國泰金控9日公布其10月獲利,國泰金10月單月稅後獲利13.1億元,累計前10月稅後獲利55.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0.55元,若以EPS來看,目前國泰金獲利排名相對落後,但國泰金子公司國壽第三季以來獲利轉為正常,第四季若能損益兩平,對國泰金獲利將是一大助益。
10月14家金控中,共有5家金控單月稅後獲利超過10億元,分別是富邦金、中信金、國泰金、兆豐金及新光金,算是本月單月獲利前5名的金控。
49.台新金Q3法說會 今日召開
台新金今日將召開第三季法說會,由於西進合作夥伴南京紫金控股日前宣布將與富邦金合資成立壽險公司,與台新金合作進展是否受到影響備受市場關注,加上信用卡新制上路後,以消金為主的台新銀恐受影響,預計都將成為法人焦點
6.日勝生插旗飯店業 營收添薪
即將在12月1日試營運、每房定價2.4萬元起跳的北投日勝生加賀屋國際溫泉飯店,即將在明(11)日舉辦管家研修結業式,宣告日勝生(2547)、加賀屋已準備在12月18日,開出全球海外第1個據點,預作暖身,也成為日勝生集團首度「插旗」飯店業的灘頭堡。據悉,未來日勝生集團也不排除在兩岸飯店市場遍地開發,擴大連鎖經營的規模。
日勝生加賀屋國際溫泉飯店公司董事長、日勝生集團副執行長兼總經理沈景鵬,預計明天和日籍管家老師Sachiko(幸子),共同頒發首批加賀屋「女將」共70位,其結業證書及管家名牌,象徵日勝生加賀屋皆已準備完善,正式迎接開幕。
日勝生財務副總經理周惠玉表示,日勝生最新出爐的10月營收為15億9,350萬元,較去年激增達640.6%;累計前10月營收共77億4,732萬元,更比去年同期大躍進158.03%。
至於日勝生集團的10月合併營收,也達20億2,662萬元,年增269.68%,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共106億8,524萬元,年增163.34%。
周惠玉表示,日勝生加賀屋溫泉飯店為日勝生集團、日本加賀屋以78.67%、21.33%比例,合資成立,為日本加賀屋第一座海外據點。
日勝生加賀屋飯店甫自11月起開始接受預約訂房,12月1日起試營運,12月8日正式開幕。試營運和開幕期間,分別推出不同的優惠住房專案,每房售價13,200元起、約為客房定價的55折。
日勝生前3季累計EPS已達4.47元,獲利達去年整年的1.5倍以上;第4季日勝生加賀屋溫泉飯店再正式營運後,預期為第4季業績再添加1支生力軍。
7.盈正10月營收 月減4成
儘管太陽能產業從多晶矽、矽晶圓到電池端的景氣可說是一片大好,帶動相關廠商業績全面噴高,但最終端的太陽能電力轉換器(PV Inverter)卻是急速降溫。國內兩大廠商盈正(3628)和科風(3043)10月營收同步下滑,月減幅分別達40%和16.9%,與太陽能其它族群幾乎全面創新高相比,顯得格外突兀。
對此,盈正表示,德國大客戶從9月中旬開始,出現訂單遞延現象,反映的是德國當地太陽能系統裝置量下滑,因此客戶才決定延後出貨。盈正強調,這並非市場謠言所講的「抽單」或「轉單」,純粹是當地市場狀況。
PV Inverter產業存在已久,直到今年第3季才大幅綻放光芒,但為時不久卻又急速降溫,也凸顯電子產業變化快速。
業界表示,太陽能產業從第3季開始出現大爆發,全球PV Inverter市占率高達6~7成的德國大廠SMA,卻因為沒有擴產,導致PV Inverter市場大缺貨,因此也給了其他業者大舉進軍的空間。不過,隨著SMA新產能開出,加上祭出降價策略,市場之前有超額下單(overbooking),對於供給端造成不小壓力;至於需求端,則是傳出德國的裝置量減少,部分原因是氣候導致,造成需求也下滑。
盈正10月營收僅2.87億元,雖比去年同期狂飆117.5%,但相較於9月4.79億元則是大減40%;科風10月營收6.41億元,雖然年增率高達146.2%,但比起9月7.71億元則是下滑16.9%。
8.IFRS效應 麥格理叫進10檔
國際財報準則(IFRS)即將上路,土地資產重估題材再度躍升盤面重心,麥格理資本證券昨(9)日針對非科技族群進行評估,點名士電(1503)、第一金(2892)等10檔受惠股。
這10檔還包括台肥(1722)、士紙(1903)、三陽(2206)、國產(2504)、榮運(2607)、華南金(2880)、合庫銀(5854)、彰銀(2801)。
藍天率先公佈土地資產重估鑑價結果,每股淨值(BVPS)從13.07元暴增4倍至65.22元,影響所及,中華電也將於2011年導入IFRS,但藍天、中華電等科技與電信業受惠IFRS者畢竟是少數,坐擁龐大土地資產的非科技股才是焦點所在。
有鑑於此,麥格理資本證券傳統產業分析師黃曉齡特別針對非科技股的每股淨值與淨資產價值(NAV)進行評估篩選,找出兩項數據差距較大者,意味著未來股價有上漲空間,其中以資產族群受惠最大、金融族群則略微受惠。
以資產族群為例,黃曉齡指出,由於IFRS要求以「公平價值」衡量企業資產與負債,這對坐擁龐大土地資產的公司而言,淨值勢必有提升空間,因為土地淨值肯定遠低於目前市價。
黃曉齡以台肥為例指出,目前土地資產每股淨值為34元,遠低於她所預估的85元。根據她的評估,每股淨值與淨資產價值有著顯著差距的資產股還有士電、士紙、三陽、國產、榮運。
資產族群近期也是新台幣匯率升值趨勢下的主要受惠者,指標股台肥再獲瑞士信貸證券傳統產業分析師葉昌明將目標價調升至139.2元,2011年每股獲利預估值調升15.6%至4.6元,但2010年則因稅賦問題調降7.2%至3.1元。
至於金融股,黃曉齡認為公股銀行較能受惠於IFRS題材,包括第一金控、華南金控、彰銀、合庫銀等,目前帳上大概都有200至300億元不等的房地產未實現收益,佔股東權益比重約15%至25%。因此,土地資產重估對偏低的第一類資本適足率(約7%至8%)將有很大的幫助,約可提升1.5至2個百分點。
不過,黃曉齡指出,由於股東權益增加,長期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恐出現下滑,以國泰金與新光金為首的壽險族群,則因計算關係,看法較為分歧。
9.稀土受惠股火紅
新華社報導中國政府將花費300億元人民幣,展開稀土大規模探勘尋寶行動,中國也計畫逐年緊縮稀土出口,中國稀土公司股價出現飆漲,連動台股的稀土概念股大獲買盤青睞,包括信昌電(6173)、東元(1504)、中釉(1809)等,昨(9)日股價勁揚2.84%至4.55%。
信昌電於湖南永州設廠,而湖南永州是中國稀土主要產地之一,因公司廠房就在稀土產地,因此原料採購不會有問題,較日本被動元件廠具有原料供應優勢。信昌電生產介電陶瓷粉末,原料鈦酸鋇是碳酸鋇和二氧化鈦再加上少許的稀土的混合氧化物,用在MLCC的介電材料、GPS陶瓷天線等。
第一金投顧副總陳奕光表示,稀土為國防裝備與高科技必備原料,目前97%的稀土供應來自中國,但自釣魚台事件之後,中國開始管制稀土出口,以後還會逐年遞減,要與稀土產業合作,需要有證照,台灣企業在這方面具有優勢,如信昌電及東元,都取得證照許可並在中國具有優勢,成為台股中的稀土受惠股。
10.綠能衝刺產能 下月攀抵1GW
太陽能矽晶圓廠綠能(3519)快速衝刺產能,下個月就要達到1GW(10億瓦)里程碑。而綠能所使用的長晶爐,則是採用GT Solar(Nasdaq:SOLR)產品,至於推升綠能的產能攀抵1GW的爐子,恰巧也是GT Solar所生產的全球第2,000台DSS長晶爐,對雙方來說,都極具歷史意義。
綠能目前長晶產能為850MW(百萬瓦),預計12月底前達到1GW,而目前正在興建的南科廠,明年落成後也將持續擴充產能,目標將達1.5-1.6GW。
儘管產能快速擴充,但綠能表示,由於優質晶片產能持續不足,目前的訂單/產能比約1.5倍,仍無法滿足客戶需求。
綠能10月營收為17.49億元,是連續第8個月改寫歷史的新高。不過,該公司從下半年起大幅拉高代工的比重,因此儘管產能急速拉高,但是營收的成長率未必會同步,主要還是反映在獲利端。
11.淡季不淡 聯強看好Kinect商機
亞太第一大資訊通路商聯強國際(2347)昨日公告10月份自結合併營收為195.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受惠於微軟體感遊戲裝置Kinect即將上市,同時也看好智慧型手機的成長性。法人預期,聯強第4季營收雖然仍較第3季下滑,但下滑幅度約在1成以下,優於往年季減約1-2成的比例。
聯強表示,10月營收為第4季最低,由於十一長假的鋪貨均在9月份完成,加上十一長假的假期相當的長,因此10月份為第4季營收最低的一個月份。聯強昨日所公告的營收,資訊類產品的營收為114.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通訊產品的營收為33.8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73%,而IC元件的營收為34.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6%。
累計1-10月份的營收為2,220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797億元成長24%。以前10月份的營收貢獻比重來看,資訊類型產品佔6成,通訊達18%,而IC元件為17%,家電產品為5%。
聯強表示,通常第4季為淡季,營收較第3季下滑。但今年下滑幅度會縮小,法人表示,以往第4季營收的季減率為1-2成,今年下滑幅度應在個位數。
12.華寶上月營收 不如預期
華寶(8078)摩托羅拉訂單護體功效不彰,10月營收未能再向上走高,反而比9月減少,而股王宏達電(2498)公司派做多心態不減,昨日再買進500張庫藏股,也讓股價繼續創兩年半來的波段新高、來到777元。
華寶在摩托羅拉Android手機組裝訂單挹注之下,9月繳出今年以來首見的亮麗成績,由於10月出貨量的確比9月穩定增加,也讓外界預期,華寶10月營收有機會比9月再成長,但是,華寶10月營收並未如預期般繳出亮麗成績單, 10月營收為15.25億元,比9月減少2.63%。
由於華寶手機出貨量還是有成長,一般預期,華寶11月營收也將會維持在9、10月水準,不會出現大幅衰退,只是也不太可能出現明顯成長。
宏達電在業績撐腰下,公司做多心態明顯,昨日公告買進庫藏股500張,平均買進價格為772元,從11月初起,累計已買回1,500張庫藏股,以11月預計買回5,000張庫藏股來看,達成率為30%。
13.雷凌 Q4出貨恐個位數成長
△網通晶片廠雷凌(3534)昨(9)日召開法人說明會,對於第4季,由於市場能見度縮短、產品在需求力道下滑後,價格跌幅加劇,雖然有寬頻網路事業群(前誠致)的加入挹注,不過與第3季相比,預期出貨量仍僅有個位數成長。另外,隨著網通市場競爭增溫,產品價格壓力恐將延續,法人預估,新雷凌第4季毛利率將出現下滑,加上費用持續增加,第4季單季EPS(每股盈餘)恐滑落至1元以下。
14.國巨華新科 10月業績見低點
2010-11-10 01:14
△被動元件廠10月營收普遍呈現衰退,一線廠華新科(2492)、國巨(2327)10月合併營收均出現下滑,國巨月衰退幅度高達12.27%,營收僅21.73億元,創今年2月以來新低;華新科10月營收達33.17億元,月減9%,也創下今年以來新低水準,兩大廠本季營收均將走跌,華新科估下跌6%至8%,國巨則將衰退10%。
15.大聯大 上月營收跌破200億元
△淡季效應發酵,IC通路商大聯大(3702)公告10月合併營收為187.2億元,不僅跌破200億元,同時較上月下滑18%。雖然10月營收受到作天數減少及傳統淡季影響出現衰退,不過大聯大表示,從11月15日起友尚將加入大聯大投控旗下,預計11月中即可挹助營收、獲利,在後續合併綜效持續發揮下,大聯大於亞太地區的經濟規模與市佔率將進一步擴大。
16.思源 EDA接單持續增加
2010-11-10 01:14
思源科技(2473)是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EDA)業者,10月營收1.05億元較9月小增2%。受惠半導體廠研發費用擴大,思源EDA工具今年接單情況好轉,接獲華邦電、立錡、京東方、海力士等大廠訂單,Laker及Verdi系統市占率持續提升,第4季營收可望季增5至10%,外資昨買超1,114張,股價上漲2.5元以38.5元漲停板作收。
由於台積電明年資本支出將持續擴增,IC設計廠應用在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新晶片也有新的設計推出,所以思源EDA接單持續增加,明年亦將進入營收認列旺季
17.棉價飆 聚隆10月營收爆新高
國際棉花期貨合約價已飆至每磅1.4美元,現貨更是衝破每磅1.7美元天價,讓加工絲族群的業績燒個不停,包括力麗(1444)、宏益(1452)、集盛(1455)、宜進(1457)與聯發(1459)等5大加工絲廠10月營收都報出佳音。
聚隆(1466)則是爆出近年來最佳單月營收新高水準,是這波棉價飆升的最大受惠廠商。
棉價飆升速度似乎停不了,根據廠商透露,現貨價已高得離譜,達到每磅1.7美元,更加刺激相關替代產品的銷售率,聚酯加工絲與尼龍加工絲等產業,已成為這波棉價飆升後的最大贏家,最近幾個月營收持續發燒。國產5大加工絲廠商的10月營收已陸續出爐,成長幅度依然驚人,其中宏益、聯發的表現,都比去年同期增加超過40%,力麗、宜進年增率也在26%左右,宏益則是成長35.83%,顯見加工絲廠商在棉價不斷創新高的同時,訂單接不完,其中一家廠商便表示,產能滿載,已交不出貨來。
18.庫存棉護體 年興10月業績讚
國際棉價從下半年的飆升幅度,打破以往紀錄,牛仔布大廠年興(1451)因手中握有不少低價棉花庫存,無畏這波漲價壓力,且10月業績依然維持成長。另一家成衣大廠儒鴻(1476),今年受惠於越南廠發揮綜效,也有不錯的表現。
年興最近外資已連4日買超,持股比例已達10%以上,前三季EPS已達2.3元,已是近6年來最佳紀錄,年興主要是以牛仔布與牛仔褲為生產主力,棉花是最大宗原料,這一波棉價飆升,並未讓年興吃到苦頭,反而是因掌握不少庫存棉花在手上,因禍得福,棉價飆得愈高,年興手中庫存棉花就愈值錢。
年興指出,雖然美國棉正值採收季節,惟多數都已被訂走,現貨價更是漲至每磅1.7美元的天價,究竟何時能停歇,無人能預料。目前該公司訂單今年已排滿,明年第一季也大致上都沒問題。
儒鴻今年的營運也是逐步轉強,10月份的營收有7.22億元,雖然比上月衰退,但仍比去年同期成長了36.42%。
19.周年慶發威 遠百笑納41.05億
遠百(2903)昨日公佈10月營收單月再度創新紀錄!在全台8家周年慶陸續開跑,業績平均成長20%挹注下,10月單月營收達41.0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7.32%,較9月業績則大增210.48%,累計1-10月營收將近200億元。法人分析,在年底陸客開放自由行與花博概念股雙重內需利基下,第四季營收大好。
20.塑化價熱 國喬10月業績月增11%
10月塑化報價延續高檔態勢,專業廠國喬(1312)、中石化(1314)10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29%、27%之多,國喬更因SM明顯攀揚,展現11%月增率,至於聯成(1313)受惠大陸需求、新產加持,年成長36%。
10月SM實收價每噸1262.5美元,比9月上漲109. 5美元;對照10月乙烯、苯原料合約價各1,107美元、912美元,SM廠商每噸利差空間從9月份的170美元至175美元,擴大為200美元之多。雖然國喬因SM廠展開1個月歲修,惟近期SM現貨報價強勁攀揚,獲利價差持穩推升;法人估,國喬今年EPS有1.8元至2元實力。
聯成今年前三季獲利年成長112%,EPS2.05元;伴隨大陸內需持續成長,第四季獲利持穩推進,全年獲利可望續創新高。
21.聯華食 出貨旺EPS看俏
聯華食(1231)在新台幣升值、減輕購料成本,加上第四季出貨持續暢旺等利多激勵下,吸引買盤搶進,連續二日漲停,昨天一開盤再飆上漲停,終場雖沒能守住,但仍大漲了1.2元,終場收在28.5元,創波段新高,成交量1萬多張。聯華食以元本山海苔、可樂果及萬歲牌開心果行銷全台,今年前三季財報表現亮眼,營業淨利2.38億元,稅前淨利2.65億元,稅後淨利2.13億元,年成長率足足一倍;法人推估,Q4出貨只要維持去年同期水準,EPS將上看2元
22.淡季不淡 瑞智旺到明年
瑞智精密(4532)拜經濟景氣觸底彈升所賜,加上大陸海爾、美的及格力等家電大廠業績好轉而開始回補,前10月銷售壓縮機778.8萬台,較去年同期增加88%,合併營收高達103.5億元,創同期新高。
瑞智訂單呈淡季不淡的榮景延續至明年首季,法人估計.今年銷量突破9百萬台,營收挑戰110億元以上,明年上看逾千萬台。
景氣好轉,加上氣候異常,大陸海爾、美的、格力及TCL等家電大廠空調銷量遽增而大量回補空調壓縮機,造就瑞智台灣、大陸惠州及山東青島等地工廠生產線幾乎24小時運轉,訂單滿載的熱度可延續至明年第一季,不單造就前三季兩岸合併稅前盈餘總計5.46億元、稅後淨利3.65億元,每股淨利0.98元,10月份營收也照樣傳出捷報。
瑞智公佈扣除內部轉銷交易後,10月銷售量約81.22萬台,較去年同期增加149%,單月營收10.67億元,也比去年同期成長146%;前10個月合併銷售778.80萬台,較去年同期增加約88%,合併營收累計103.5億元,不單比去年同期增加99%,也創下歷史新高。
23.亞運12日開幕 概念股正夯
本月12日開幕的廣州亞運,預料可帶動運動用品的銷售商機,包括製鞋代工大廠寶成工業(9904)、豐泰(9910),及鞋材業的台灣百和(9938)都可間接受惠,使得自結10月營收表現搶眼。其中,台灣百和在鞋材與3C配件營收助威下,自結10月合併營收為9.75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76.16%。
同樣地,寶成自結10月合併營收為177.54億元,比去年同月成長24.6%,前10月合併營收為1,71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9%。
另一家製鞋代工大廠豐泰,自結10月營收10.62億元,比去年同月成長12.51%,累計今年前10月營收99.75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