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呱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23-11-05 15:37

WHO列阿斯巴甜為可能致癌物,糖尿病和減肥族群該換代糖嗎?3要點安全吃甜

廣告



14.5k 人追蹤
追蹤

WHO列阿斯巴甜為可能致癌物,糖尿病和減肥族群該換代糖嗎?3要點安全吃甜



出處/康健雜誌 文/林慧淳、康健編輯部、台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治元 圖/Pexels
2023年11月3日 週五 下午2:48




WHO轄下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14日正式將常見的甜味劑「阿斯巴甜」列為「可能致癌物」,引發關注,究竟這代表什麼意義?糖尿病友還能食用阿斯巴甜嗎?(7月14日更新)
阿斯巴甜是生活中常見的人工甜味劑,包括零卡可樂、口香糖等產品都會添加,以減少蔗糖的使用、降低熱量,不過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與「食品添加物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14日共同發布阿斯巴甜的危害與風險評估報告。宣布將阿斯巴甜列入「2B可能致癌物」。
IARC在審查阿斯巴甜的「有限證據」後,將阿斯巴甜歸類到「2B可能致癌物」列表中;而JECFA的評估結果認為,沒有足夠證據認為應改變原先標準,因此維持原先訂定的標準:阿斯巴甜的每日攝取容許量40毫克/每公斤體重。
衛福部食藥署表示,國內在阿斯巴甜作為添加物的管理上,目前可在各類食品中,視需要適量使用,至於「適量」指的是達到預期效果之最小量為限制,食藥署也表示,後續將持續關注IARC與JECFA報告,及國際間對於阿斯巴甜安全性之評估與管理動向,作為修正參考。
阿斯巴甜將與泡菜同列2B類致癌物
IARC以致癌證據的確鑿程度作為依據,將致癌物分為4個級別,包括:
• (一)1類致癌物:對人體有明確致癌性的物質,目前有126項,較為人所熟知的包括黃麴毒素、尼古丁、空氣汙染、加工肉品、環氧乙烷、苯駢芘(煎炸烤產生)、砷、鎘、苯、甲醇、石綿、酒精、檳榔等等。
(二)2A類致癌物:對人體致癌的可能性較高的物質,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充分的致癌性證據,在人體上的實驗證據有限,目前有94類,包括紅肉、縮水甘油、丙烯醯胺、亞硝胺、瀝青、DDT(殺蟲劑)、65 °C 以上的熱飲、輪班工作等。
• (三)2B類致癌物:對人體致癌的可能性較低,動物實驗致癌性證據尚不充分,對人體的致癌性的證據有限,目前有322項,常見的有泡菜、日本血吸蟲、鉛、鎳金屬及其合金、柴油燃料、汽油、DEHP(塑化劑)、電磁波、手機等。
• (四)3類致癌物: 對人體致癌性尚未歸類的物質或混合物,對人體致癌性的證據不充分,在動物實驗中致癌性證據不充分或有限,目前共有500項,包括咖啡、喝酒、染髮產品等。

圖片來源 / Unsplash
IARC將阿斯巴甜列在「2B類致癌物」,也就是和泡菜、塑化劑同一類。這主要是來自於一份法國針對10萬人的觀察性研究結果,認為攝取阿斯巴甜等人工甜味劑較多的人,罹癌風險比較高,不過兩者是相關而非因果,在癌症種類上,則與肥胖風險相關的癌症較高,例如乳癌。
阿斯巴甜還能用嗎?專家:先別恐慌
那麼,大眾該如何看待阿斯巴甜?台灣近250萬糖尿病友和一眾減肥族還能使用阿斯巴甜作為糖的替代品嗎?
好食課營養師林世航指出,2B類致癌物的致癌性證據有限,因此他認為影響不大,「被列在2A的紅肉大家照吃不誤、甚至列在1級的酒精也沒在怕,所以阿斯巴甜列在2B,充其量就是提醒『有研究開始說可能有風險了,並不是過去想像中那麼完美那麼安全』,」林世航說,甚至2019年還有另一份系統性研究的結論是,找不到阿斯巴甜的致癌性,可見科學界的研究結果仍有歧異。
而且,攝取的量仍應納入考量,依據JECFA的評估資料,阿斯巴甜的每日容許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40毫克,也就是說,60公斤成人阿斯巴甜每日攝取量在2.4公克以下還不至於影響健康,以360ml零卡可樂換算,約為13瓶左右。
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也認為,這類物質或食物,不要常吃、長期吃,「吃的頻率低、且少吃,應該無妨。」
對於是否因此不吃阿斯巴甜,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王治元也持保留態度,他認為,阿斯巴甜1974年即為FDA核准使用,在市場上已有50年,目前對於它是否致癌的研究多屬回顧性綜合分析,並非因果,實證醫學上仍屬薄弱,尤其一個人罹癌的原因非常多,實在很難以阿斯巴甜的攝取量為唯一評估因素。
事實上,另一種代糖「糖精(saccharin)」過去也因動物實驗,讓豬一天吃1公斤糖精,結果認為會增加腦癌機率,研究發表後造成大眾恐慌,糖精因而沒落,雖然IARC後來重新調整致癌分級,將糖精列為3類致癌物,但壞印象已經形成,也難在業界生存。
因此王治元認為,阿斯巴甜使用廣泛,除了一般咖啡糖包之外,更有許多冷飲、口香糖、零食,甚至低溫烘焙製作減糖蛋糕時會使用到,倘若發布致癌訊息、甚至進一步禁用,對產業和消費者的影響都很大。

圖片來源 / Unsplash
如何吃甜?把握3要點自保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糖尿病衛教學會常務理事蘇秀悅則從不同角度來看,她指出,其實對糖尿病人來說,不一定要吃甜味劑,重點還是在總糖量的控制,就算是單一甜味劑例如這次的阿斯巴甜,被劃為可能致癌物,那糖尿病友也仍有其他甜味劑的選擇。建議可把握3個要點:
1. 不依賴代糖作為甜味來源,尤其是人工合成甜味劑:長期攝取代糖,恐影響腸道菌叢,甚至成大的動物實驗也發現,經常使用任何人工甜味劑,都可能讓胰島素敏感性變差。
繼續閱讀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