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23-01-11 10:32

防疫鬆綁 法人樂看陸股後市

基金》【時報-台北電】近年來每一年投資展望,陸股都是法人必談到市場或是看好主要標的,今年也不例外,對於陸股2023年投資展望,多數法人是「謹慎樂觀」。 2023年疫情放緩後,經濟學家盼大陸消費者能帶動全球經濟回暖,富達國際表示,因為大陸政府正積極推動重新開放並且預計旅遊、消費和銀行產業有望從經濟回溫中受益,多家跨國投行紛紛上調對大陸2023年GDP的預測。 富達國際表示,過去兩年,大陸面臨Covid-19的清零政策與地緣政治風險,導致整體經濟成長明顯放緩,富達對這些變數仍保持警惕,但預估2023年隨防疫逐漸鬆綁及寬鬆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帶動下,經濟有望逐步復甦。儘管地緣政治仍可能成為新聞頭條風險,但經濟成長已是大陸政府目前首要處理的優先事項,預計官方將陸續推出刺激政策以支撐實體經濟穩定成長,看好經濟重啟之內需消費市場與資產管理市場等金融產業發展。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大陸將全面重啟經濟,隨著防疫限制鬆綁,初始階段由於疫情大幅增溫可能導致暫時性的勞動力短缺與消費動能下滑,將讓大陸成長動能保持在較低水準,可能不利短期投資信心,不過隨著疫情達高峰後趨緩、經濟開始正常化,預期第二季至下半年將邁入更強勁的復甦,且隨著更多房地產支持措施推出以及總體經濟政策更傾向於促進經濟復甦,都將顯著提升消費者與企業投資信心,而這也是推動可持續性經濟復甦的關鍵因素。 FH中國5GETF經理人吳允翔表示,陸股去年受美國升息、疫情等因素衝擊繳出負報酬,其中5G等科技股因估值相對較高,亦出現明顯修正,不過,著眼官方持續在新基建注入龐大預算資源,全面推進5G網路及千兆光網建設,加快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布局,預期政策利多仍將為產業帶來基本面支撐。 永豐中國經濟建設基金經理人許書豪表示,大陸自疫情爆發以來,民眾外出減少、消費場景受限,非必需消費市場受到莫大衝擊。預期解封後加上新年長假將至,伴隨消費場景修復、消費意願及消費力增長,將有助刺激大陸消費市場更加活絡。 許書豪說,另據民調研究機構SWS統計,2022年第三季大陸居民儲蓄率回升至13%,來到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準,顯示民眾在疫情管控期間大幅減少花費,在隔離禁令解除後,醞釀已久的民間儲蓄力有望轉換為強烈消費動力,帶來大陸經濟成長活水。(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黃惠聆/台北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