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貓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0-04-11 07:49

我不是附屬品 兒童就醫也要尊嚴

轉載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也不需要懂,生病就醫時,只要聽大人的話就好。不過,台中榮總兒童部主任傅雲慶昨天指出,其實孩子就醫或做檢查時,也和大人一樣,希望能被事先告知,需要先有心理準備,否則可能治好了病,卻傷害了稚嫩的心靈。
台中榮總與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昨天合辦「2010國際兒童友善醫療講座」,特別邀請美國資深醫療兒童輔導師Andrea Mangione Standish介紹如何照顧兒童在醫療體系中的心理及情緒,幫助孩子與家人適應熟悉醫院的環境、做好治療的準備、對醫療程序有所了解。
她指出,美國從1970年開始推廣醫療兒童輔導師制度,目前全美有370多位受過專業訓練的醫療兒童輔導師,負責向病童解釋就醫程序,而不是硬抓孩子進行各種檢查。
台中榮總兒童部主任傅雲慶昨天指出,根據統計,台灣0至14歲的孩子每年需要看診21次,每年有超過24萬個0至14歲兒童需住院接受治療。
但孩子接受治療過程中的哭鬧、吼叫、抗拒,不該視為常態,醫療經驗所產生的創傷絕對是長久的影響,他說,其實疼痛與不快樂的經驗可以處理及轉換,希望越來越進步的台灣,不久的將來醫療院所也能廣設醫療兒童輔導師。
中榮一位社工師昨天表示,千萬不要小看孩子年紀小,就有小三的癌末男童要求醫師告知他父母他的病情,也要全部告訴他。像這樣的孩子並不是特例,大人要有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是大人的附屬品的認知。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