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利多加持 半導體ETF投資時點到
2022年12月16日 週五 上午8:42
【時報-台北電】晶片庫存過剩的擔憂逐漸散去,加上大陸防疫措施放寬可望推升需求量,兩利多提振半導體族群。法人表示,半導體庫存去化估計於明年第二季逐漸完成調整,已成市場共識,在調整完後,營運有望回溫,國內半導體廠的表現值得期待,對於想迎接未來反彈契機的投資人,可開始布局半導體ETF,掌握後續動能。
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經理人張圭慧指出,隨庫存調整進入高峰,半導體營運有望逐季往上,本波修正主要是終端電子商品需求衰退影響,如:PC、手機均衰退20%,惟車用及資料中心需求仍佳,因此產能利用率仍有66%,估計庫存調整完成後,對半導體的需求有望回到正常水準,這也使外資對半導體族群唱多頭,據近期市場調查,受訪者正面看待2023年報酬,主要觀注包括科技產業,市場目光也逐漸從去庫存化轉移至美國晶片法案獎勵以及廠商投資計畫。
美國晶片「去中化」對台廠而言機會多。張圭慧認為,台灣半導體族群在國際上具有保有領先地位,上中下游緊密連結之下,台灣完整供應鏈的複製難度高,在全球較難以取代,儘管當前仍處去庫存化週期,但市場對2023年半導體族群的看法,仍充滿希望,產能運用率有望於第三季反彈。
台灣半導體產業,目前受到美國晶片法案、各國強化半導體在地化補貼及大陸半導體在成熟製程急起直追,但台灣半導體產業於2023年仍保有三大利基,一是成熟製程中,多數產能仍集中台灣,台灣仍維持領先,在全球供應鏈上具有不可撼動市場地位。
二是成熟製程中的「特殊製程」商機大,台灣廠商技術門檻高、良率佳,毛利率具優勢,可享有未來在全球電動車、AI晶片、物聯網及邊緣運算中的「特定領域應用」的獨占商機,可作為成熟製程的轉機。
三是台積電等先進製程技術,在全球半導體市場具有一定的技術領先和市占率,受惠於未來全球對運算需求高漲的技術趨勢,台灣半導體在先進製程領域仍具全球領先地位,尤其是美國加強對大陸出口禁令後,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地位更加穩固。(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魏喬怡/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