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菜子 發達集團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4-07 07:04

美升息 新興市場升存準率p

美升息 新興市場升存準率
2010-04-07 工商時報 【本報訊】
2010年後全球經濟預估成長3%以上,超過去年降幅,如果預測成真,已超過2008年成長水準,顯示金融海嘯已經過去了。但是,這波金融海嘯不是號稱70~8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嗎?其實這次金融海嘯,正因大家意識到問題嚴重,所有招數都出盡,所以重點不在是海嘯沒想像中嚴重,而是採取人為力量扭轉,該付出什麼代價。
目前來看,日本和歐元區問題很嚴重,中國經濟最強勁,四小龍的經濟成長大約在4.5~5%,韓國稍微低一點,因為去年經濟沒有衰退,馬來西亞和泰國會超過5%,馬來西亞才會開始升息。金融海嘯全球動作一致都是要救市,而現在,有人還在加護病房,有人已經出院,各國貨幣政策差異性會變得很大。
先進國家與亞洲新興市場復甦力道不同,各國的出口順差狀況,2009相對2008年正向增加,美國減少逆差3,150億美元,中國大陸減少1,020億美元,貿易沒有恢復到正常水準前,經濟回到正常軌道還有很大挑戰。
國內失業率還是很高,而且是復甦型失業,景氣復甦很多是貨幣面而不是實質面,接到很多單子都是短單,雇用較保守,採原本的員工加班,而不會增加聘用。
據主計處預估 ,2010年GDP調升以後,經濟成長率達4.7%,存貨增加1.8%,投資也調升。
為何景氣開始復甦,廠商會開始大量累積存貨?從生產面來講,製造業生產指數已經達到歷史高點,出口金額沒有回到歷史新高,生產這麼多,出口沒有回到高點,中間就會出現存貨問題。就製造業存貨量指數來看,存貨最近開始增加,和金融海嘯前相當,生產指數創歷史新高,但製造業受雇員工人數為240萬,和最高的250萬人還差了10萬人。
以IHS Global Insight 2010年的預測,美國復甦將開始趨緩,歐洲和日本回復較美國慢。商品價格將趨上,油價已站上80美元,通膨不會上揚,因為失業影響需求,美元在貶值趨勢下,亞洲貨幣相對歐、日幣可以微升。
美國主要對策是,國內部門力主政策不退場、著手處理華爾街肥貓問題以及在外貿問題上,緊盯人民幣動向,以反傾銷工具處理中國進口商品,而亞洲和新興市場,溫和調升存款準備率,採取部分信用管制,而不是全面性緊縮。
綜合上述,每個國家問題不同,歐元區更是出現極大落差,德國和法國比較健全,但也不會拿錢救希臘,只能緊縮財政因應,新興市場則會先調升存準率,升息以美國馬首是瞻。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