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客
- Lv.0
0
認同0
銅幣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 高納、高油脂的食物會影響胃部排空,像是 咖啡、濃茶、堅果類、柑橘類、檸檬、鳳梨等食物少碰為妙。 20歲李姓大學生,在中秋連續假期中,因節慶食用過多月餅柚子,放假完後又不飲食節制,經常與朋友大吃大喝,此外時間也不固定,近日發現吃飯後肚子容易脹氣,尤其在進食油炸類食物後二十分鐘後便覺得悶脹,咽中微微刺痛,咽喉搔癢,聲音嘶啞,一直想清喉嚨,容易打嗝,朋友告訴他口中充滿酸味,十分難聞,因而尋求醫師治療。 什麼是胃食道逆流?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賴博政表示,前述大學生的問題是胃食道逆流,是一般門診常見到的疾病,通常在胸骨後側有灼熱感為最主要表現。發病的原因是因為下食道括約肌(LES)過多或暫時性放鬆造成胃酸逆流,造成胃中內容物向上逆流至食道、肺、或口咽部而成的症狀。台灣的盛行率約15%-25%左右,一般與體重過重、進食高油脂食物進食、抽菸較為有關。 胃食道逆流兩大症狀,你中了嗎? 賴博政醫師說明胃食道逆流有兩大症狀: 1、 胸骨後側灼熱感:因為下食道括約肌鬆弛、食道蠕動作用障礙,少部分的食團無法順利吞嚥,也些未被口水中和掉的食團便會上流至食道及咽中,經由刺激後造成胸口後側灼熱感。 2、 口中酸水上逆:因為酸水過多,通常在進食完後30-60分鐘後明顯加重,或是飲食完後並無好好休息,等待消化,便做些彎腰、平躺等改變姿勢都會造成症狀誘發。 此外,還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狀,如胸痛、吞嚥吞難、喉炎、肺炎、口水多、打嗝、反覆咳嗽、耳鳴等,都是胃食道逆流可能造成的症狀,疾病表現複雜多樣,若遷延多時才去就診,長時間下來有可能導致癌變。 中醫如何看待胃食道逆流呢? 賴博政醫師說明,中醫古籍常提到「噯氣」,或「吐酸」、「吞酸」,都泛指現今所提到胃食道逆流。《內經》提到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熱客於胃,煩心心痛,目赤欲嘔,嘔酸善飢”。說明胃食道逆流是因為脾胃虛弱為本,感受邪氣、飲食過量、情緒起伏造成氣上逆,伴有酸水上擾的現象,一般與脾、胃、肝有關,病情拖得越久更有可能造成寒熱錯雜的現象。 掌握三招,緩解胃中不適 胃食道逆流除了用在醫師指示下用藥物及針灸治療外,平時的習慣養成也很重要,兩者並用才有可能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賴博政醫師分享平日就能做到的三招,遠離腸胃不適。 1. 良好飲食習慣:三餐以定時定量為原則,少量多餐,細嚼慢嚥,使食物在口中分解較小的食團,減少胃部的負擔。 2. 地雷食物不要碰:一般來說高納、高油脂的食物會影響胃部排空,像是 咖啡、濃茶、堅果類、柑橘類、檸檬、鳳梨等食物少碰為妙。 3. 控制體重:通常胃食道逆流的患者體重都過重,因為過重造成腹部壓力較大,影響胃部正常消化。如果有抽菸習慣應戒除,並多運動,抒發生活壓力,減少胃食道逆流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