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t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10-17 09:08
台積電的霸主地位 在這個數字顯露無遺
拜智慧手機和伺服器晶片需求旺盛之賜,台積電(2330)上季獲利再創紀錄,主宰半導體產業的題材15日繼續在股市延燒。不過,有一個數字凸顯出台積電當前的實力有多強,令競爭對手敗退下來 。
台積電上季淨利增加36%至48億美元,甚至比最樂觀的預估還高,這位晶圓代工巨人還調升其全年營收展望至成長30%以上(以美元計算)。
彭博資訊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指出,還有一個數字值得檢視。在晶圓代工產業中,每片晶圓的平均價格並不是一項嚴格遵循的指標;確實,多數投資人甚至都不太費心思去計算。反之,市場常關注較明顯的數字,例如毛利率(一項在扣除資產折舊等成本後可擠出多少獲利的指標)。
今年第3季台積電每片12英寸晶圓約當量的價格,為創紀錄的3747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漲約9%,比三年前增加23%。在晶圓代工業,價格上漲並非既定之事:在截至2018年的五年中,台積電平均每年僅漲價1.6%。該公司在決定收取多少費用之前,必須權衡許多因素,包括成本、產能和需求等。
但去年情況開始改變,加上半導體產業和全球政治經濟也發生一些重要變化。台積電曾與三星電子並駕其驅,如今已一馬當先,過去曾為全球最先進晶片製造商的英特爾,更已落後許多。研究機構集邦(TrendForce)指出,台積電目前在晶圓代工市場已攫取約54%市占率。
與此同時,5G行動技術和人工智慧的推出,正巧碰上了美中科技冷戰(包括美國實際上禁止台積電賣晶片給中國科技巨人華為),這意味著多家公司都正大排長龍,想要舉世最佳的晶片製程。
高燦鳴認為,這似乎使台積電管理層更有膽量持續提高價格,客戶也似乎不受影響。無論是在華麗的iPhone或高階伺服器,晶片通常是最重要的元件,這種優異元件所提供的更大功率與效率,遠勝於成本上漲。
但高燦鳴也提醒,台積電應該要當心。監管機構、客戶和各國政府可能會擔心台積電變得太強大,且該公司正利用實力漲價的跡象,可能加深這種疑慮。不過現在,所有人都仍需要台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