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發達集團執行長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17-07-20 00:11

一個浪漫想法 吳清友將豪宅改為誠品書店

本帖最後由 B 於 17-07-20 01:06 編輯
一個浪漫想法 吳清友將豪宅改為誠品書店
2017-07-18 聯合報
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今晚辭世。他創辦的誠品書店,是亞洲首間24小時書店,也在兩岸創下特殊的「誠品經驗」。 他受訪時曾說,這個書店是基於一個浪漫的想法:希望台灣有一個浪漫的書店。
1989年,第一家誠品書店於台北仁愛敦南圓環旁開幕。當時的圓環已是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一間小書店得以在此起步,源於一個美麗的機緣。
當時,一位名人要出租位於此地的豪宅,找上了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那時的吳清友以代理歐美廚具起家,熱愛閱讀藝術書籍,因此認識經營美術書店的廖美立。他找來廖,租下豪宅、將地下室改成藝術書店「誠品」,一樓則賣進口名牌,開啟了誠品作為複合式書店的雛形。
誠品開幕前一年,台灣解嚴,社會氛圍遽變;開幕後一年,股市上萬點、台灣錢淹腳目,民眾對消費產生全新需求。誠品不論是書種或空間呈現,都為讀者帶來新的想像。開幕不到一年,誠品就將書店擴張到二樓,還增加了畫廊。
1994年,誠品面臨了第一次都更,原址拆除。吳清友尋尋覓覓,看上不遠處的國泰金融大樓,但持有者新光集團想把大樓改成百貨公司,不想租給誠品。時任台北市長的陳水扁出面相挺,他告訴新光:「台北不缺一間百貨公司,但不能沒有誠品書店。」扭轉了誠品和這棟大樓的命運。
1995年,誠品敦南店遷徙到現址,舉辦一場盛大的「今日不打烊」搬遷派對,讀者到凌晨4點還不肯散去。這給經營團隊新的靈感:何不來辦一間不打烊書店?此一「瘋狂想法」4年後落實,1999年,誠品敦南店成為亞洲第一間24小時營業書店。
24小時書店不只是誠品的特色,更是台北城市文化成熟的象徵。誠品經營團隊回憶當年決策,「只有在台北,這樣自由開放又安全的城市,才可能出現24小時書店。」不夠安全的城市,人們夜間不敢在外頭晃盪;閱讀文化不夠成熟的城市,夜貓子不會選擇進書店。
誠品之後,東京、北京相繼出現24小時書店,但前者沒幾年便關店、後者門可羅雀。只有誠品敦南店迄今人潮不歇,前年還因此獲CNN選為全球最酷書店。
可以說,是吳清友慧眼看到了台灣文化的特色與能量,為夜貓子打造飄滿書香的落腳處,將他們的能量扎進文化土壤,進一步豐富台灣的文化能量。誠品也證明了,一間書店能帶給一座城市的商業效益,不輸給一間百貨公司。
==
龍應台悼吳清友 做的是靜水流深的事
龍應台寫道,有些人飛揚跋扈,其實真實的貢獻很薄。有些人默不作聲,做的卻是靜水流深的事。
書店可以只是賣書賣紙賣文具的商店,他卻把它做成生活的美學、文化的指標、對心靈境界的堅持。可是也只有朋友們知道,在幕後,他堅持得多麼、多麼辛苦。
p.s. 其中一段文章.
==
文創教父吳清友過世,關於他創立誠品書店的3個小故事
Knowing 2017年7月19日
1989年創立的誠品書店經過近三十年的時間已遍佈台灣各地,而書店從初期販售藝術人文方面的書籍為主,到之後轉型為綜合性書店,同時也結合商場經營,許多分店都建立出自己的特色,在2015年CNN評選「全球最酷書店」時,台北敦南誠品書店就被選為其中之一。
而誠品書店的創立者吳清友昨晚傳出病逝消息,他本身就患有先天性心臟擴大症,根據《蘋果日報》,吳清友到院前已無心跳、血壓,經急救仍不治,而推測死因可能是跟他的心臟病史有關。
創造一個華人文創事業的領導品牌
吳清友在1989年創立誠品書店,最早是以一間在敦南仁愛圓環的小型藝術人文專門書店起家,並且懷抱著「創造一個華人文創事業的領導品牌」的理想,他曾說過,閱讀是心靈層面的東西,他希望誠品能成為全世界最浪漫的書店,而直到今日,他也成功為誠品書店經營出一個特殊的文化,就是尊重走進書店裡的每一個人。
虧損15年
其實誠品開業之後,有長達15年的虧損,當時就連原始股東都不得不選擇退出,正當誠品岌岌可危的時候,有不少企業家出手相救,包括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前宏碁董事長黃少華、高鐵董事長殷琪,雖然經歷重重困難,但吳清友從未放棄過,而在他的堅持下,誠品書店不僅持續展店,書種也越來越齊全,並且在童子賢的幫助下導入企業管理思維,終於讓誠品在2004年轉虧為盈,又不失當初吳清友經營書店的理念。
誠品營業的目的不在營利
雖然說開店做生意跟賺錢脫離不了關係,但吳清友有他自己的堅持,他認為心靈力量大過一切,而且書店存在的意義不該是賣書,而是推廣閱讀,就像上週六正式開幕的「誠品R79」地下書街,正是吳清友所期盼把閱讀深入到各個場域與角落,提供民眾一個能夠省思並且沈澱自己的環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