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動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7-10 16:28
百年史坦威鋼琴在中國找到春天
百年史坦威鋼琴在中國找到春天
2016-07-10聯合報 記者范振光
全球知名的鋼琴製造商史坦威公司占地約1700坪的亞洲總部將於明年成立,其中包括一座表演廳。地點?上海。紐約時報9日報導,擁有160多年歷史的史坦威,在大陸展現旺盛的企圖,也找到了市場的春天。
過去10年,史坦威在中國的銷量每年增長15%,遠遠超過在歐美國家個位數成長率。大陸如今已是施坦威在美國之外的最大市場,占全球銷量的三分之一。一個簡單的數字就可以勾勒出這項成長背後的動能:大陸中產階級崛起,中產人口高達2億,學鋼琴的孩子估計有4000萬人,而美國只有600萬。
在去年12月舉行的史坦威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的大陸寧波決賽中,幾十個夢想成為中國下一個音樂明星的孩子凝視台上一架龐然大物:琴身約2.7公尺、重達450公斤、泛著金屬般的黑色冷光、價格超過20萬美元(約台幣650萬元)的史坦威大鋼琴。
13歲的參賽人肖雲初(譯音)說:「每個人都想擁有一台施坦威,但是我們沒人買得起。」
那場比賽吸引了1萬5000名報名者,參賽選手的年齡從6歲到16歲,他們從中國各地奔波到寧波,大賽的獎勵是去德國漢堡的演奏機會,那是音樂家布拉姆斯的故鄉,也是史坦威的製造重鎮之一。該公司高階經理在賽後慶祝宴上說,他們夢想有一天史坦威鋼琴走進中國家庭的起居室,且讓公司名號跟時尚名牌古馳一樣家喻戶曉。
史坦威要名滿中國,不只需要精明的行銷策略,還需要協助調整大陸民眾的心理──在大陸,鋼琴一度被認為是資產階級奢侈品,受到貶抑排斥。於是,史坦威「教育」大陸家長,購買一架堪比房價的鋼琴會有潛在回報;他們還爭取音樂學生的支持,因為越來越多年輕一輩青睞價格低廉的鍵盤樂器,或「智能鋼琴」,也就是利用光學、iPad和其他技術的傳統鋼琴替代品。
根據高盛公司去年的一份報告,中國中等收入家庭的年均收入約為1.2萬美元(約台幣39萬元),高階樂器的概念並不普遍,大部分人不會購買超過1000美元的鋼琴。不過紐時指出,去年有兩個月,史坦威在中國賣出的三角大鋼琴超過了美國的銷量。史坦威把他們製造的鋼琴當做經久耐用的樂器,也當做奢華的工藝品,該公司聘請了郎朗、李雲迪等知名鋼琴家代言。史坦威請郎朗等知名鋼琴家代言。(取自郎朗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