熾翼火龍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1-12 09:22

台灣人滿手高收益債基金 該逃嗎?

利空一波波垃圾債市場恐慌
美國聯準會宣布升息一碼,終結零利率時代,加上油價測底、垃圾債違約事件爆發,市場擔憂高收益債券陷入流動性風險;而台灣投資人滿手的高收益債基金該怎麼辦?
2016/01/11 出處:財訊雙週刊 第 493 期 作者:周思含
眼見2015年進入尾聲,但是金融市場仍舊熱鬧非凡,在美國聯準會(Fed)啟動升息前夕,美國Third Avenue 管理公司旗下的高收益債基金清算,並禁止投資人贖回;餘波蕩漾之際,對沖基金公司Stone Lion Capital表示,旗下的垃圾債券基金暫停申贖;而資產管理公司Lucidus Capital Partners同樣也宣布基金清算。
震盪還不只這一樁,隨著國際油價暴跌,美國通過撤銷原油出口禁令,能源價格短期內翻升無望,霧霾罩頂之下,美國兩檔最大的高收益債指數基金HYG和JNK,在一天之內就出現超過2%跌幅,跌至一一年來低點,高收益債市場猶如驚弓之鳥。
避開低信評占比高、能源類
根據研究機構EPFR統計基金資金流向顯示,12月3至9日,投資人從高收益債券型基金贖回了38億美元(約1200億元台幣);相隔一週,資金流出擴大至53億美元(約1700億元台幣),創下3個月以來最高紀錄。
相較於國外高收益債市場的恐慌,台灣投資人卻顯得較冷靜,國內多數資產管理業者認為,其實今年以來在台灣核備的高收益債基金多呈現資金淨流出,在資金早已緩慢撤出的情形下,暫時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恐慌性贖回。
話雖如此,台灣投資人持有高收益債券基金高達1.14兆元,面對這波風暴,恐怕得更加小心謹慎。
瀚亞投資表示,引爆這波高收債危機的,多數是投資CCC級或以下評等、甚至無信評的垃圾債,例如集中投資重整或破產企業的不良債權;而台灣市面上的高收益債基金,多是投資在B級到BBB-間的非投資等級債券。
當市場震盪時,CCC級債利差會加速擴張,因此,若CCC級(或以下)等低信評債券在高收益債基金中占比愈高,違約率往往隨流動性惡化而攀升,拖累基金績效表現。所以,投資人在觀察高收益債券時的第一道關卡,就可以此為指標,避開低信評持有比率較高者為上。
再者,儘管低油價衝擊使市場對能源公司違約憂慮漸增,但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仍看好消費品、醫療保健、金融、電訊服務及科技等能源以外的高收益債,原因是這些產業的整體基本面穩健,且美、歐景氣持續復甦及低油價,皆有利非能源礦業的企業基本面向上。因此,除了檢視債券信評,產業別也是一項衡量高收益債券的門檻。
相較美高收因為低油價衝擊所承受的沉重壓力,如果手上持有的高收益債是歐高收或亞高收,那麼或許還能稍微喘一口氣。瑞銀投信投資部主管張繼文指出,以指數成分來說,歐洲高收益債的能源比率遠低於美國,加上持續受惠低利率環境,歐高收違約率可望保持在2%左右的低水準,有助歐高收利差收斂。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