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xceed 發達集團副董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5-17 09:46
EG三雄 業績可長紅2季 Q2銷量優於往年 Q3再迎旺季
今年採傳統輕油為進料的EG(乙二醇)新增產能增幅落後於需求成長,國內EG三雄南亞(1303)、東聯(1710)、中纖(1718)本季銷量多較去年同期成長,且進入紡織與瓶用聚酯旺季,將帶動連續2季需求,法人預期,第2、3季業績可期。
法人指出,今年EG供不應求情況較去年顯著,且下半年起全球將有約750公噸EG產能進入歲修潮,且產品利差後勢看升,國內3家EG生產商今年業績表現,可望更上層樓。
南亞4、5月產能全開
目前乙烯高檔的價位,主要是來自於市場對於多家亞洲輕裂廠先後進入歲修的預先反應,在各廠歲修相繼結束後,乙烯報價有望回落。同時間,EG下游的聚酯業進入第1波需求期,EG銷量持續上升,直至瓶用聚酯(PET)及紡織用聚酯需求最旺的第3季。
南亞董事長吳嘉昭日前即指出,在石化產品部分,受惠EG-4(第4套乙二醇廠)3月檢修完畢後,4、5月全產能開出,且以降價刺激買氣,近2月銷量已增長。
展望本季,南亞表示,5月包括石化、電子、纖維、塑膠加工等4大產品均都成長。而電子材料產品部分,在需求持續上揚下,銅箔基板、印刷電路板、玻璃纖維布的中國新產能率續開出,並帶動中國事業營收增加。
聚酯纖維產品雖遇美國客戶調節庫存、預料將使銷量減少,不過在台灣、中國需求成長下,同時塑膠加工產品正處旺季,且下游開工率提升,預估整體5月營收仍將較4月成長。
東聯報價利差均轉佳
東聯則提出同樣看法,東聯主管指出,即便就原料成本與下游需求來說,第1季確實較為辛苦,不過,由於今年市場對於EG的需求成長大於供給增幅,因此第2季原料成本持穩後,產品報價與利差皆會趨佳。
而東聯今年在EG的報價與利差皆成長下,法人預估,第3季營運將來到全年最高峰。
東聯各產品營收比重分別為EG佔42%、EA(乙醇胺)約佔25%、EO(環氧乙烷)佔9%、其他特化品暨工業氣體約佔24%。
中纖本季營運勝首季
中纖去年12月年產能13萬公噸的高雄舊EG廠歲修完成,且同時間一座年產能20萬公噸的新廠進行試車。展望後市,中纖主管認為,第1季雖營運相對艱辛;但是在春節過後需求與原料成本回穩後,預料第2季進入下游聚酯旺季,營運可望優於首季。
法人認為,第2季起,EG三雄在下游需求改善下,不僅EG的產品報價與利差都將回升,同時第3季營運也將雨露均霑,並來到全年最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