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如 發達公司總經理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14-04-25 21:51

大腦有驚人的自癒力 要多思考

大腦有驚人的自癒力要多思考
也許有很多人會說:「一個人的度量大小,生來就註定了。」但若以醫學的角度來說,當一個人擁有想增加自己「度量」的強烈意識時,其實是可以藉由後天來成長與進化的。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改變能力,而支持人類改變能力的生物反應則取決於「腦神經細胞」,也就是大腦的「可塑性」。在英文中叫作「plasticity」,也就是「plastic」的名詞。
對腦科學略有所聞的人,應該曾經聽過這個名詞。這個單字的原意是用來描述塑膠或黏土等材質的特徵,形容以手指在黏土上用力一壓,黏土就會變得凹陷的特性,也就是所謂的「可塑性」。當某物質的外型受外來刺激而變化時,在接受改變時,也能同時保有原本的特質。
後來,這個字也被用來形容大腦的變化。不過,與其說是大腦的變化,不如說是「突觸」的變化會比較恰當。當腦細胞無法單獨運作,神經細胞之間必須透過「突觸(synapse)」才能連結,而這個接合的部分就是「突觸」,「突觸」非常小,必須透過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而「synapse」這個字源自於希臘,意思是緊握、結合、連結等意思。
• 讓大腦不停運轉,能激發創造力/在「突觸」和「突觸」之間有多巴胺、血清素、乙醯膽素等多種神經傳達物質穿梭,因而創造了人類的精神活動。抗憂鬱藥物的主要用途就是加強「突觸」之間的血清素及乙醯膽素的作用;而減緩阿茲海默症惡化的藥物,則擁有強化突觸間乙醯膽素活性的作用。
此外,腦神經細胞的絕對數量也很重要,對提高「突觸」的活性與激發人類的思考力很有幫助。直到今日,我們仍無法得知人類的腦神經細胞數量究竟有多少,有人主張百億或千億,但卻沒有具體方法能夠將腦細胞確實計量。成人的腦細胞會隨著年齡而越來越少,我們常會聽到有人形容自己「腦細胞一天死了十萬個」,事實上,這種數字一點也不明確。於是,學者們紛紛開始提倡「突觸」的可塑性,可塑性是源自腦神經細胞的經驗值而衍生變化能力的,因此,主張「突觸」的可塑性是影響「學習」與「記憶能力」的學說便廣泛為大眾所接受。
• 不用腦袋思考,會越來越笨/目前,許多科學家都針對大腦的可塑性不斷地做研究。2011年,東京大學廣川信隆教授的研究團隊曾做了一個動物實驗,也提出了該實驗的相關報告。根據這個實驗,我們發現,當人類的大腦受到較少的外部刺激時,將會使負責創造、學習功能的「NMDA蛋白質」的基因產生不良的影響,同時,還可能導致學習能力低下。關於可塑性的基礎研究,跟大家分享我在臨床上遇到,有關高度大腦障礙的病例吧!
有一位18歲的少年,因為在一場運動比賽中被擊中側頭部,導致記憶力衰退到只能持續3至4天。後來,他變得害怕上學,拒絕去學校,於是,他與父母一起來找我。在MRI(核磁共振攝影)與CT(電腦斷層掃描)的檢查中,完全看不到任何異常,最後在PET(正子斷層掃描檢查)檢查當中,終於發現他側頭葉突觸損傷與葡萄糖代謝低下的問題。
• 大腦也有自癒力,能自動修復損傷/即使找到少年大腦異常的原因,卻無法立刻得到治癒的方法。當時,他的父母對於我提出的治療方法也不能完全同意。然而,當他開始腳踏實地做復健時,記憶力竟然漸漸恢復了。在一年的時間中,他的狀況好轉,也出院了。他在復原後再次檢查,竟出現驚人的結果。雖然他大腦的突觸仍然受損,但葡萄糖代謝的問題卻有顯著的改善。即使某部分的突觸損傷很難恢復,不過,大腦確實擁有驚人的自癒力,能夠利用提升其它部位的功能,代替失去的功能。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