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xceed 發達集團副董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3-09-15 10:31
金融海嘯來最高 海外基金Q2贖回千億
1143303Fed(Federal Reserve,美國聯準會)口頭說要讓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寬鬆)退場,影響有多大?可以確定的是讓國人單季從海外贖回基金及資產規模至少36億美元(約1073億元台幣),創金融海嘯以來最大海外基金贖回潮。
央行昨日公布第2季國銀國家風險統計,受到Fed今年5月22日喊出QE退場,引發資金大退潮的影響,截至今年6月底止,國銀的跨國國際債權總額2263.9億美元,季減53.6億美元,減幅2.31%,最終風險淨額2274.4億美元,季減43.4億美元,減幅1.87%,為自金融海嘯以來,國銀跨國債權首次下滑。
對盧森堡債權減35.6億
央行金檢處副處長蘇導民表示,第2季國銀跨國債權總額下滑,主要是受到境外資產、海外資金贖回潮影響,而我國前10大債務國排名及債權金額也因此產生變化。
央行指出,盧森堡、愛爾蘭為境外基金掛帳的國家,因此截至第1季止,盧森堡雖以跨國國際債權餘額442.6億美元,居國銀10大債務國之冠,但至第2季止,餘額大減35.6億美元,勉力保住第1名寶座,而原本排名第10的愛爾蘭,則直接退出前10大榜單,由印度取而代之第10大債務國,顯示第2季海外基金贖回情況相當顯著。
錢往避稅天堂很活躍
上季躍居國銀第2大債務國的中國,也因面臨經濟成長放緩,國銀放款成長減速,央行資料顯示,國銀對中國跨國國際債權餘額,第1季底止為304.55億美元,第2季僅略增3.98億美元,至308.53億美元。
排名第3到第10的國家則分別為美國、香港、英屬西印度群島、開曼群島、英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印度。
以地區別來看,第2季因歐元資產看跌,國銀紛紛把歐洲的投資部位贖回並匯回台灣,或是配合金管會鼓勵國銀「南進」轉往東南亞。
以跨國國際債權最終風險分析表來看,國銀對歐洲地區債權季減66.45億美元,對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季減13.32億美元,對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卻季增40.65億美元。
此外,蘇導民也特別用直接風險、最終風險交叉分析,指出國銀第2季「錢往避稅天堂」的情況特別活躍。外銀主管透露,因美國肥咖條款(FATCA)全球大追稅,不少具有美籍身分的富人避免被查到逃漏稅,補稅外還要繳鉅額罰金,因此將資金匯往開曼群島等免稅天堂「轉一圈」來避稅。
至於錢投資到哪些地方去了?央行官員以最終風險分析,52.98%債權為工業國家,29.53%為開發中國家,17.16%為境外中心。
1143304
央行統計全體銀行跨國國際債權下滑,顯示國人海外基金出現贖回潮。
114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