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風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1-27 20:21

《萬寶週刊》

《萬寶週刊》890期
旅遊業爆炸成長年,相關公司雨露均霑 【撰文/王榮旭】
說今年是台灣觀光元年並不為過,兩岸擴點增班,松山-虹橋和松山—羽田對飛,讓原本就是入境旅客國籍前兩名的中國及日本旅客,今年來台人數大幅增加,飯店股及航空股因此大漲,晶華(2707)365元大漲到553元,漲幅達51%,長榮航(2618)不只賺入境的錢,也賺出境的錢,因此股價漲幅更大,從14.1大漲到34.6元,漲幅達145%,比晶華還多漲二倍。
飯店、航空都大漲
今年日本及歐洲相繼給予台灣免簽證優惠,加上規畫中的陸客來台自由行明年如果成行,明年台灣旅遊業絕對是爆炸性的一年。飯店股受惠入境人數增加,但能受惠出、入境的產業更佳,如航空業,然而油價占航空業成本達5成是影響獲利的變數,旅行社與航空業擁有相同利基,股價表現卻遠遠落後飯店跟航空股,補漲機會大。
旅行社獲利大好股價落後
目前上市櫃經營旅行社業務只有兩家,分別是鳳凰(5706)及燦星網(4930),以鳳凰為例,去年底收盤62.9元到11月最高73.6元,今年以來漲幅才漲17%,上週因整體盤勢不佳拉回到66.8元,等於今年以來幾乎沒漲到,但今年獲利卻是大好,前三季稅後EPS 3.74元,光第3季單季稅後EPS就達1.86元,預估全年E P S可超過4.5元創歷史新高,97年當年E P S才2.4元,股價就已攻到101元,何況今年獲利幾乎是當年的兩倍,實在委屈。
二年大三角收斂變盤向上
不過情況開始會有改觀,超過二年的大三角收斂已經完成,11月週線出現放量長紅往上變盤訊號,這種線型猶如晶華翻版。晶華在97年6月出現高點528元之後進入二年大三角收斂,今年6月初週線拉出長紅後,股價從不到300元起漲約二個月就大漲到553元突破年前高點,不漲就不漲,漲起來速度之快,如果沒有在起漲點就布局根本賺不到這樣的波段財。
鏡頭、機殼、被動元件應用日廣,將接棒而起【撰文/楊璧如】
蘋果與三星都看好的明日之星
近年電子業大者恆大趨勢明顯,過去許多中小型公司因保有利基市場,而享有穩定的高獲利,然而在金融海嘯後加速電子業的整併,科技大廠挾著規模經濟,也開始跨入利基市場搶單,大舉壓縮到小廠業績,造成近年來過去被視為績優生的個股高獲利的榮景不再;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公司,例如部分NB、被動元件、面板、零組件等公司,本業仍有穩定獲利,但偏偏股價表現就是不振,若以股價本益比觀之,其股價本益比僅7~9倍,不復過去電子股動輒15至數10倍的本益比空間,乍看之下這類電子股似乎的本益比有傳產化的現象,推究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在於公司缺乏題材動能,反觀有題材的個股股價就大不同,許多個股因前景看俏仍可保有高倍數股價本益比空間,因此往此類產業中挑選目前股價仍被低估者,將是下階段操作致勝的法門。
三星的Galaxy已正式在台開賣,和iPad展開正面對決。
作帳+作夢 歷年大行情至少持續到年後
每年Q3季報揭露過後,國內上市櫃公司即面臨長約六個月的財報空窗期,在沒有財報的干擾下,這個階段導引股價的重點將落在題材面。從歷史經驗來看,這個階段也是許多公司開始築夢作帳的時機,伴隨著Q4的資金行情,只要公司本身的題材夠吸引人,後續股價往往表現一飛沖天,直到隔年Q1季報出爐前後,才會回歸基本面作調整,因此目前的選股重點將落在Q4至明年有大成長的產業公司。 電子產業的投資重點在新不在舊,新規格、新產品永遠是產業投資的亮點。由於是新推出的產品,過去並沒有出貨紀錄,可能今年銷售量也非常少,而愈是這樣代表今年的基期超低,只要明年多賣一些,與今年相較就會出現倍數成長;換言之,新規格和新產品的推出不僅給予相關類股的想像空間,明年產業的大成長往往是讓推升股價走勢的強勁動能。
iPad、iPad-like紛推 2011年是平板電腦的起飛年
自蘋果iPad大熱賣後,扭轉市場過去對平板電腦的失敗印象,iPad創造出使用者新的娛樂需求,也因此從今年Q4至明年最被市場看好的電子產業莫過於平板電腦等相關產業,拓墣產業研究所預估2011年全球平板電腦銷售4500萬台,年成長233.33%,2014年挑戰突破1億台,且2015年前每年都會保持20%以上的成長。國外機構Gartner看法更為樂觀,預估全球平板電腦2014年全球銷售量將突破2億台,因此各廠商紛紛推出看好市場的高度爆發性,各手機與PC品牌廠也紛紛推出相關iPad-like(類似iPad的平板電腦)產品,期望能搭上產業成長的順風車。而我曾在887期(2010/11/1~11/7)週刊提及會隨平板電腦風潮而起的類股,主要是因平板電腦主打連網、電子書與遊戲機等應用。
其中,連網介面藉由觸控模式連結網頁,而電子書與遊戲機也有觸控需求,因此平板電腦搭載觸控面板將接近100%,而觸控面板不僅面積較手機大,且大量使用軟板,因此觸控面板和軟板是最先受惠平板電腦風潮者,觸控面板龍頭廠商TPK宸鴻(3673)、洋華(3622)均有一波漲勢,甚至是之前被投信持續砍殺,股價破低的軟板股如嘉聯益(6153)、台郡(6269)股價也有落底反彈之勢,在這些一線受惠股表現過後,接下來又會輪到哪些產業公司?
大立光、玉晶光、新鉅科接單增 / 美磊、晶技成長性大 金屬機殼鹹魚翻身
目前足以和蘋果正面對決的平板電腦產品為三星的Galaxy和RIM的Playbook,三星的Galaxy已正式在台開賣,又引爆市場新話題。這些產品因為具有較輕較小的體積重量,並支援雙鏡頭、可外接擴充記憶容量等功能最被市場所期待。此外,據供應鏈端調查,蘋果2011年Q1改款的二代iPad也有極高可能性在體積、重量與視訊功能上做出改良。由這個角度來看,預估在觸控面板與軟板之後,鏡頭、金屬機殼與被動元件廠商將是最有機會接棒而起的類股。
由於相機鏡頭將逐漸成為平板電腦的重要配備,高毛利的龍頭廠大立光(3008)、蘋果新增鏡頭供應商玉晶光(3406)以及微軟供應商的新鉅科(3630)接單都有機會因而跳升。與小筆電不同,平板電腦強調輕薄可攜,對外殼強度要求甚高,故對金屬機殼的需求增加,過去被廉價小筆電風潮打壓許久的金屬機殼股如可成(2474)、鴻準(2354)、應華(5392)業績將有機會鹹魚翻身。另外,過去彩色手機的被動元件使用量約在499顆,智慧手機的需求量提昇到756顆,而平板電腦強調功能性,對被動元件的需求也更高,約在1005顆,只要平板電腦熱銷,對被動元件的需求也將呈現翻倍的成長,加以日前日圓大升,後續被動元件將可望有日廠轉單效應。
美磊(3068)為國內專業電感製造廠,產品包括RF射頻元件、Power choke及各式電感,產品進入障礙高,而蘋果占營收比重約30%,是標準的蘋果概念股,前三季稅前EPS 6.29元,2010年EPS將有7元水準,預估2011年EPS將達8.5元。晶技(3042) 為iPad/iPhone主要供應商,受惠大客戶蘋果產品市占率持續成長、宏達電(2498)出貨量暢旺,及NB產業復甦,加上高毛利產品營收比重增加,預期明年毛利率可持續提昇,未來還可望隨新客戶展訊、晨星等的成長推升中長期業績表現,2011年EPS預估將有4.8元的表現。
後世博時代的上海 【撰文/鄧方希】
隨著世博會的閉幕,停止大半年的上海各種工程一下子解凍,整座城市的引擎似乎又開始發動了起來,黃浦江底最大直徑隧道——上海長江路隧道開始浦西工作井施工,加速黃浦江兩岸銜接。上海已明確後世博時期將延續公交優先戰略,在世博期間承載大量遊客的軌道交通,在世博結束後,將繼續延伸全市地鐵運行總里程。這點許多上海居民都會「常常」發現「忽然」這裡多出一條新地鐵路綫、那裡又多出一條高速路,不過有個壞處就是GPS導航軟件要經常更新。呵。
■世博台灣館確定回台,但原先舊址卻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世博地塊開發受矚目
世博會閉幕後,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區,成為上海市中心最大的一塊儲備開發用地,雖然區域定位還沒有確認,但是多家房企對上海浦西內環唯一的寶地無不虎視眈眈,削尖了腦袋打探土地拍賣市場動向。
9月一家香港開發公司以創新住宅用地高價,拍得黃浦江沿岸離世博園約2公里處,折合樓板價高達每平方米35490元人民幣(約每台坪55萬新台幣)。盧灣區一處更靠近浦西世博園區的地塊,鄰D片區企業館,雖然後來因為面積過小,難以定位開發而暫停,但出讓底價折合成樓板價更是節節高升到每平方米42684元人民幣(約每台坪65萬新台幣)。
2010年上海世博會場館總面積其中有74.4%在浦東,該區域定位為文化、展覽和商貿用途。「一軸四館」是永久性建築,浦東世博園區非常有機會成為一個繼陸家嘴之後的CBD。
高物價時代
好似跟世博煙花比高一般,世博一落幕,國家統計局隨後就公布10月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4.4%,比9月份漲幅擴大0.8%,創下25個月新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8.6%。
在長期的負利率以及通膨的雙重壓力下,在中國多年,頭一次看到老百姓全面性地開始台灣早已行之多年的「省錢」大作戰,以前是在館子點菜吃不完才夠面子,但現在各種媒體開始教老百姓如何點菜才最經濟,還有各式的菜籃子團購,都是被這增長18.6%的消費品給震住了,眼看著這種日子還得持續一陣子。
世博喜事辦完後 「四個中心」大步走
「推進虹橋商務區規畫建設,探索開展離岸國際貿易區試點」、「推動在重要商圈選點開設免稅商店」、「積極探索建立全國性信託收益權轉讓市場」……上海要在2020年完成的「四個中心」(上海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建設,在世博之後更是邁開大步,從現在開始將每年發布一次進度白皮書,直至2020年上海「四個中心」建成。
南匯與浦東合併後,浦東將成為上海「四個中心」的主戰場。航運集裝箱輸送量與金融機構總數方面都占了全市約80%的份額。後世博時代到此看來遠比184天的世博面臨著更多的調整和挑戰,也更令人期待!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