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19 06:04

水泥生產16年新低 中房市持續下探

2025/08/19 05:30  
七月中國水泥生產年減五.六%至一.四六億噸,創二○○九年以來最低,反映房地產危機未除。(路透資料照)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很少有大宗商品能比不起眼的水泥更能呈現中國二十一世紀的經濟狀況。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七月中國水泥生產年減五.六%至一.四六億噸,創二○○九年以來最低。彭博報導,這反映中國在前十年的建設熱潮後,建築產業在房地產危機未除、基建活動疲軟下的低迷程度。
報導指出,就某方面而言,水泥比更受關注的產業,例如鋼鐵更能呈現中國的「舊經濟」,因為水泥更側重國內市場,且僅集中在營建業。中國沒有大量出口水泥,生產過剩的混凝土建築也不能像供過於求的太陽能板或汽車輸出海外。
從一九九○至二○一四年,中國水泥產量年年增加,以用於興建摩天大樓、運輸網絡與為數龐大的房地產,這些塑造了中國現代城市的風貌。二○二○年五月,中國水泥產量達到巔峰,當時中國的房地產危機尚未爆雷。
官方數據顯示,七月中國經濟全面放緩,製造業活動、投資與零售銷售全都低於預期,鋼鐵產量創二○一七年以來最低點,房地產投資年減十二%,創二○二○年以來最大下滑幅度,人民幣貸款也出現二十年來首次萎縮。
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指出,房地產疲軟是中國通縮壓力的罪魁禍首,官方近來提倡的「反內捲」,可能無法單獨成功地提振經濟。
他補充,事實證明,當局為恢復房市信心而採取的調降貸款利率、將閒置房屋闢為保障性住房、取消限購措施等手段並未奏效,多項房市相關指標都明顯下滑。
凱投宏觀中國經濟學家黃梓純指出,「幾乎看不到今年剩下時間,中國經濟會出現明顯復甦的理由」,因出口需求減弱,以及相關應對措施貧乏。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