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7 12:43

駁斥太陽能板破裂泡水釋毒傳聞,主管機關與業者呼籲勿以訛傳訛。(資料照)
〔記者張慧雯/台北報導〕颱風丹娜絲7月重創台灣中南部的太陽光電設施,導致嘉義、台南沿岸大批太陽能板毀損,不過,距今1個月,光電謠言持續被媒體與立委拿出來做文章,直指損壞的太陽能板是「有害廢棄物」,又質疑「經濟部光電板99%清理完成」騙人,光電業者與主管機關喊冤「太陽能板無毒」、「是框架或浮板還沒100%清理完成,與太陽能板無關」。
能源署統計,此次風災,嘉義、台南太陽光電板受損逾13萬片,重量約2000多噸,能源署重申「廢棄太陽光電板是事業廢棄物,但並非有害廢棄物」,同時屏東光電浮台早已全數清理完畢,至於毀損不堪使用的光電板可以裂解、拆除和提煉模組中的銀、銅等,進行回收再利用;不僅能源署出面澄清,環境部也表示,太陽能模組主要由鋁框、玻璃、EVA膜與發電元件等組成,並未被列為有害廢棄物,部分媒體報導內容與事實不符。
針對太陽能板「破裂釋毒」或是「浸泡釋毒」,能源署呼籲各界,面對自然災害應以科學事實為依據,勿憑片面資訊渲染誤導,太陽能板無毒,業者無奈指出,目前多數太陽能板均是矽晶太陽能板,使用須經安全、抗腐蝕檢測,產生毒性風險極低,即便太陽能板受損泡水,短期也不至於對環境造成危害,更沒有毒害養殖魚的問題,請外界勿以訛傳訛。
業者更進一步指出,太陽能板無毒,目前因颱風散落的已盡力回收,許多被大肆渲染的照片,是部分「太陽能板的框架」,並不是太陽能板,基本上這些框架就是塑膠,當然沒有「有毒無毒」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