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16 16:24
陸H1 GDP達標 機構:Q3觀察期/Q4或推新支持政策
2025-08-15 15:07:25 新聞中心 發佈
綜合港媒報導,中國今(15)日公布7月經濟數據均遜於預期,其中工業增加值年增5.7%,略低於市場預期的5.9%,創去年11月以來新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3.7%,遜於市場預期的4.6%,創年內最低增速;前7月固定資產投資僅增1.6%,遜於市場預期的2.7%,增速更創2000年9月以來的近25年最低水準。
保銀資本管理公司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認為,中國上半年GDP增速已超過全年5%左右的官方目標,因此中國政府可以容忍下半年經濟活動的適度放緩。此外,財政補貼對部分消費品的提振作用正在消退,預測政策制定者將等待並觀察第三季經濟放緩的速度,然後決定是否在第四季推出新的政策支持舉措。
經濟學人智庫(EIU)中國高級經濟學家徐天辰則指出,中國7月經濟數據放緩或許並不令人意外。上半年經濟數據表現優異的兩大主要因素,包括政府刺激措施和「搶出口」效應正在逐漸消退。7月消費數據表現亦低於預期,可能是因為新的消費補貼尚未完全發放。此外,反內卷政策將導致工業生產放緩,但這對製造業投資的影響將更為顯著;若經濟活動持續放緩,全年GDP增速可能無法達到5%的目標,因此仍需採取積極的政策措施予以應對。
另據外媒分析認為,7月中國經濟成長態勢減慢的速度超出預期,酷暑和強降雨是影響生產的部分原因,數據低迷可能反映了短期波動;然而,經濟動能如此迅速的減弱仍反映出更深層次的風險,預計會促使中國政府加大刺激力度。事實上,日前公布的信貸數據表現疲軟,可能會促使人行最快在9月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
凱投宏觀中國經濟學家Zichun Huang認為,中國經濟第三季度開局疲軟,有鑑於出口降溫且缺乏額外政策支持,今年剩餘時間的經濟前景仍不樂觀。消費品以舊換新計劃的支撐作用似乎正在減弱,整體服務業活動增長表現相對較好,但同樣出現放緩。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疲軟,部分源於房地產投資的更深幅度的收縮,因政策對現有項目完工的支持被新項目減少所抵消。
展望未來,有鑑於對中關稅將維持高檔且轉運貨物關稅持續攀升,出口增長料將持續承壓。中國國內方面,儘管近期推出的生育補貼和消費貸款貼息等措施方向正確,但難以顯著提振家庭消費。而最新中共政治局會議未承諾提供任何額外財政支持,表明今年剩餘時間內財政刺激的推動力將逐漸減弱。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 ,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