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15 18:54

主計總處上修今年GDP增長預估至4.45%

2025-08-15 18:19:27 陳怡潔 發佈
主計總處今(15)日公布最新經濟預測,受惠人工智慧(AI)與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帶動出口表現暢旺,今(2025)年第2季經濟成長率(GDP growth rate)上修至8.01%,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則上修至4.45%,較5月時的預估大舉上修1.35個百分點,明(2026)年經濟成長率則預估為2.81%。另外,雖然美國關稅措施持續干擾全球經貿活動,但AI與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持續強勁,帶動我國電子零組件與資通訊產品出口擴增,且台灣廠商全球布局,多數大廠已規劃在美增設產能,可望有效舒緩半導體關稅衝擊,預估今年商品出口金額將達5892億美元、將創下歷史新高,年增24.04%,而明年出口金額將衝破6000億、再創新高。
主計總處表示,第2季初步統計實質GDP較去(2024)年同季成長8.01%,較7月概估數7.96%增加0.05個百分點,較5月預測數5.23%上修2.78個百分點,經季節調整後對上季成長(saqr)3.05%,折算年率(saar)為12.78%。預測今年第3、4季經濟成長率分別為2.91%及1.72%,併計第1、2季,全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為4.45%,較5月時的預測數3.10%上修1.35個百分點,每人GDP 3萬8,066美元;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則預估上漲1.76%,較先前預測下修0.12個百分點。
主計長陳淑姿表示, 今年第2季經濟成長率上修至8.01%,全年經濟成長率為上修至4.45%,其中,外需方面,因AI與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帶動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大幅成長,第2季按美元計價商品出口年增34.06%,三角貿易表現亦佳,併計經所有權調整之商品及服務,並剔除物價因素後,商品及服務輸出實質大幅成長35.02%。
內需部分,民間消費方面,陳淑姿表示,第2季食品飲料、娛樂、交通服務等相關消費持續增長,惟汽機車交車數明顯減少及股市成交值縮減,抑低國內消費成長幅度,併計各項並剔除來台旅客消費影響及物價因素後,初步統計第2季民間消費實質成長0.49%,對經濟成長貢獻0.22個百分點;其中,國人在國內消費僅成長0.19%,國外消費則實質成長5.23%。
資本形成部分,主計總處指出,新興科技產品需求強勁,激勵企業投資動能延續,第2季台幣計價資本設備進口年增50.28%(其中半導體設備年增62.74%),國內投資財生產量亦增46.62%,機械設備、營建工程、運輸工具與智慧財產投資亦均成長,併計各項及剔除物價因素後,初步統計固定資本形成實質成長13.87%,加計存貨變動,資本形成實質成長4.87%,對經濟成長貢獻1.37個百分點。
主計總處並表示,美國關稅措施持續干擾全球經貿活動,國際貨幣基金(IMF)7月預測今年全球貿易量成長率由去年3.5%下降至2.6%。總體需求減緩,加上近期台幣對美元匯率升值,增添國內部分原已受產能過剩衝擊產業的出口壓力。所幸,AI與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持續強勁,帶動我國電子零組件與資通訊產品出口擴增,占整體出口比重已逾7成,且廠商全球布局,多數大廠已規劃在美增設產能,可望有效舒緩半導體關稅衝擊,預測今年商品出口金額將達5892億美元、將創下新高,年增24.04%。
而展望2026年,主計總處表示,隨著關稅影響發酵及提前備貨效應消退,IMF預測全球貿易量成長率將續降至1.9%,不過,隨AI技術及相關應用加速擴展之長期態勢益趨確立,跨國雲端內容服務大企業(CSP)、算力出租廠商及多國政府均積極布建AI基礎設施,相關硬體需求持續強勁,加上近年我國製造產能顯著擴增,在地產業供應鏈完整且深具優勢,將持續帶動出口表現,預測明年商品出口將首度突破6,000億元大關、達6021億美元,年增2.19%。2026年經濟成長率預估達2.81%,每人GDP 4萬1,019美元,CPI上漲1.64%。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