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編譯王貞懿 2025-07-26 02:52
根據《CNBC》周五(25 日)報導,華頓商學院副教授、生成式 AI 實驗室共同主任 Ethan Mollick 表示,AI 短期內不會完全取代人類工作,但對入門級職位構成「巨大威脅」。
專家建議勞工選擇具有「多重任務組合」的工作,較不易被取代。(圖:Shutterstock)
根據蓋洛普最新調查,40% 美國勞工表示在工作中至少每年使用 AI 幾次,19% 勞工每周使用數次,兩項數據都比去年的 21% 和 11% 增加近一倍。
企業計劃裁員應對
同時,皮尤研究中心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美國勞工擔心 AI 對勞動市場的衝擊。世界經濟論壇 1 月發布的報告發現,48% 美國雇主計劃因 AI 而縮減員工規模。
Mollick 說:「認為 AI 能直接替代人類的想法對我來說太天真。目前 AI 在某些方面表現很好,某些方面很糟,整體而言並不能很好地替代人類工作。」
不過他也警告,隨著 AI 持續改進,「可能會對勞工產生影響」。他指出,各大實驗室目標是在未來 3 年內創造出比人類更聰明的完全自主智能體和機器。
入門級工作首當其衝
對於 AI 對入門級就業市場的影響,Mollick 表示:「我認為人們過早下結論認為 AI 是青年失業的原因。我不認為這還是問題,但這確實是巨大憂慮。」
他強調,企業必須重新思考入門級職位的定位,不僅是為了完成工作,更要將其視為培養未來資深員工的機會。
需要發展新技能
談到勞工需要培養的技能,Mollick 表示:「一年前如果你問我 AI 技能,我會說是提示技巧,但現在不那麼重要了。我們的研究發現,提示已經不像以前那麼關鍵。」
他認為真正重要的是「判斷力、品味、深度經驗和知識」,以及發展足夠專業知識來監督這些系統的能力。
多元任務工作較安全
Mollick 建議人們選擇具有「多重任務組合」的工作。他以醫師為例:「醫師需要具備同理心、手術技巧、診斷能力、辦公室管理和跟上最新研究。如果 AI 幫助你完成其中一些事情,那不是災難。即使 AI 在一兩件事上比你做得更好,也不會摧毀你的工作,只是改變你的工作內容。」
組織領導責任重大
Mollick 強調,不應該讓員工自行摸索 AI 的使用方式。他說:「我看到領導階層和組織說使用 AI 很緊迫,不用就會被解雇,但他們對未來沒有清楚規劃。沒有明確願景,我們要往哪裡走?這是缺失的環節。」
他認為大學教授和組織領導者都需要積極參與塑造 AI 的使用方式,而不是「讓每個人自己想辦法,期待奇蹟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