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louh 發達集團稽核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1-05 06:33
七家公司IPO案 大復活
【經濟日報╱記者蕭志忠/台北報導】 2010.11.05 03:39 am
部分興櫃公司在金融海嘯後撤銷上市申請,因台股走勢轉強,今年再度申請上市、櫃。目前辦理公開申購的聯穎(3550)、艾笛森(3591)、明基材(8215),都是撤件或撤銷上市契約後,捲土重來的IPO(股票首次上市)案。
承銷商指出,申請公司撤銷上市申請案的原因不一,有的是基於市況、營運發展考量,主動撤件或終止上市契約;有的則是證交所多次要求對疑點「補充資料」,或被檢舉屬實後知難而退撤件;有的則是不符條件直接被退件。投資人宜注意上市案撤件背後的真正原因。
今年捲土重來申請IPO上市櫃的案件特別多。聯穎昨(4)日辦理電腦抽籤,每股實際承銷價29元,中籤率2.72%;艾笛森、明基材(原達信科)公開申購中,每股申購價分別為120元及25元。三檔新股都是民國97年4到6月間即申請上市,而後撤件或撤銷上市契約,今年再度捲土重來。
艾笛森今年上市一波三折,二度被檢舉後才通過「期後事項」查核。
富晶通(3623)97年10月申請IPO上市,撤件後轉往條件較寬鬆的櫃買中心申請IPO上櫃案,今年4月成為上櫃公司;力旺(3529)也是98年12月撤銷IPO上市案,繞道轉向上櫃,日前獲得櫃買中心董事會通過IPO上櫃案。
廣鎵光電(8199)去年2月「自行撤件」、上市叩關未成後,上月底也捲土重來,以科技類事業再度向證交所申請IPO上市;98年8月撤銷上市契約的旺能(3599),今年8月已重新申請IPO上市。
台股資本市場已產生明顯結構性變化。近三年國內公司申請IPO上市的撤件、退件或終止上市契約家數達13家,占29家已上市及準上市IPO家數的44.8%;近兩年台商海外第一上市及TDR第二上市家數則接近國內IPO上市家數。
這種現象顯示,台股上市商品從國內上市公司逐漸發展到海外企業商品的「多元化」外;申請上市公司也不再如往年的「申請即通過」,還要經過品質把關的考驗。
此外,原申請IPO上市的13家撤件公司中,今年有高達七家重新申請IPO上市櫃,家數比例逾一半。
也顯示台股歷經97年金融海嘯谷底,隨著今年指數在8,000以上榮景後,撤件公司捲土重來,在市場吸金的意願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