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騎士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9-05 10:53

《各報要聞》躋身GW俱樂部,太陽能產業軍備競賽

【時報-各報要聞】隨著太陽能產業的製造中心轉往亞洲,國內各家廠商不約而同的進行產能大擴充,以求先行卡位搶得商機,並聯袂朝向「GW(10億瓦)俱樂部」邁進。而在「軍備競賽」的同時,也要確保「彈藥充裕」,近期國內業者如旺能、昇陽科、茂迪、新日光和綠能等就相繼簽訂長約,就等著明年大展宏圖。
從簽約的內容來看,旺能與南京協鑫簽下5年、664MW(百萬瓦)的矽晶圓供料合約;昇陽科則和浙江昱輝達成3.5年、402MW的矽晶圓供料合約,規模可說最大。事實上,這也反映了這2家公司從今年下半年起的擴充速度最快的現象,也可作為選股的標的。
以8月份營收來看,昇陽科因新生產線陸續進駐,幾乎每個月都會出現爆衝,繼7月份營收月增率達37.6%後,8月份營收又比7月大幅成長20.7%,累計前8月營收已經比去年同期勁揚205%。昇陽科上半年EPS為2.73元,雖然比不上昱晶、新日光和茂迪,但下半年的爆發力可是一點都不輸給這些「老大哥」。
至於旺能,由於大陸的吳江廠新產能開始陸續進駐,從7月份業績開始出現爆發性成長,單月合併營收11.23億、比6月份大幅增加23.3%,後續的月份都可望以「相同的成長幅度」進一步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旺能的「富爸爸」是台達電,而台達電日前也把太陽能系統團隊切給旺能,無疑增添了新的成長動能,以該團隊曾拿下高雄世運館的戰功來看,未來的想像空間也更大。
太陽能產業在2007-2008上半年經歷一波成長潮,當時市況之熱甚至可以「瘋狂」來形容。最上游的多晶矽原料,就從每公斤40-50美元,一路急飆到400美元之上,市場上也是「有料最美」;弱勢無料,就有如巧婦淪為無米之炊。
當時,市場也形成第1次的「搶料大作戰」,長達5-10年、總額高達千億元的長約相繼誕生,其中以昱晶和MEMC簽訂的合約最為著名。由於市況太熱,連半導體廠長晶時的「頭尾料」,也因為純度高,可以回收作為太陽能多晶的料源之用,因此也從以往要花錢找人處理,一變成為搶手貨,甚至還要用開標的方式來解決各方爭搶的困擾。
只不過,隨著2008年第4季金融海嘯爆發,太陽能產業景氣瞬間反轉,現貨市場的價格直線崩跌,也使得長約料源成為燙手山芋,部分業者寧願付違約金也不願意繼續履約,更有部分廠商就此賴帳,至今走上打官司一途。
所謂「此一時、彼一時」,太陽能產業從今年第2季以來又上演V型反彈的走勢,隨著需求端的強勁成長,研究機構評估明年仍有成長空間,加上製造中心由歐洲轉往亞洲,使得國內的廠商從第3季開始加速決定進行軍備競賽,相繼募集資金進行產能擴充,而為了確保大幅成長的產能不至於面臨過往的缺料之苦,因此多少都要進行簽訂長約的「避險」。
中國多晶矽、矽晶圓大廠LED董事長彭小峰在8月底參加新日光的新廠動土典禮時就表示,在太陽能市場終端需求強勁下,多晶矽價格已接近每公斤80美元,若市況持續維持,年底前有可能突破百元。雖然業界普遍認為彭小峰的立場,具有有「賣瓜說瓜好」的意味,也這多少也凸顯市況確實比想像中要熱。
若根據瑞銀(UBS)日前的報告,今年度全球太陽能需求量可望達16.4GW,高於先前預估的12.4GW;至於明年的需求量將攀升至19.2GW,也高於先前預估的15GW,等於是明年還有成長17%的空間。但若針對多晶矽價位,瑞銀認為今年下半年約會上漲至60美元,儘管成長幅度也有20%,但比起LDK的預估是要少得多。(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