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中長期佈局一次看 分析師點名2024必漲金龍股
台股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AI趨勢不可擋,不僅將刺激伺服器、PC/NB與手機的換機潮,進而擴展至智慧家庭與城市、智慧醫療與電動自駕車等產業,挹注上市櫃公司整體獲利年增兩成,加權指數有機會上看萬九,而最好的投資策略是依短中長線分批擇股布局,既可兼顧產業趨勢與熱門題材,還可以操作短線價差。
再過兩週就要送走2023年,迎接2024年的到來,投資朋友在過去一年是獲利還是虧損暫且拋諸腦後,來年調整好投資策略才是王道,歸納近日外資與本土投資界的一致看法,AI將掀起不僅科技轉移換機潮,更可能延伸至智慧家庭與城市、智慧醫療與電動自駕汽車等產業,估台股上市櫃公司整體獲利年增長20%,大盤指數有上看萬九點之機會,理周投研部更指出,最好的投資策略就是將資金分短中長線挑股布局,可穩保操作獲利。
主計處樂觀預估明年GDP 恢復10年平均成長幅度3.23%
先從宏觀的全球經濟走勢來看,悲觀者認為2024年將面臨高油價、高利率與高成本三高的挑戰,企業面臨貨幣緊縮與消費意願降低,對企業獲利帶來很大壓力。樂觀者則指出,為壓抑通膨美國政府採取升息貨幣緊縮措施,但也怕影響經濟發展同時祭出8140億美元現金補貼,這些補助估對生產毛額(GDP)有二個百分點貢獻,估GDP會有0.6%至0.8%成長,因此美國經濟會是軟著陸,而中國大陸雖爆發地產企業財務危機,但對台廠影響較大的手機與電動車卻持續銷售創佳績,也因此認為台灣2023年GDP雖無法保2,但主計處樂觀預估2024年GDP會恢復10年平均成長幅度3.23%。
主計處的樂觀並非無所本,台灣以出口經濟為導向,科技產業又為主要骨幹,科技產業在疫情期間飽受末端消費疲軟所苦,經過一年至一年半的庫存調整已見成效,2024年將開始庫存回補效應,讓台廠科技業獲利重回循環性成長。
PC/NB與手機新技術換機潮 可激勵加權指數平均漲幅34%
此外,AI產業趨勢的確立不容置疑,AI伺服器滲透率將從2023年的5%提升至2024年的14%與2025年的22%,台廠從半導體先進封裝、記憶體、載板、測試傳輸介面至周邊零組件滑軌等,規格需求倍增,且將擴及邊緣運算,預估2024、2025連續兩年整體PC與手機會有6%與10%的增長。
尤其根據歷年數據顯示,PC/NB與手機有大變革新技術帶動的換機潮,會同時激勵台股大盤指數平均漲幅達34%,加上2024年第三季巴黎奧運登場,台廠從2023年11月整體上市櫃營收達3.5兆元、年增3.6%可看出端倪。其次在資金動能方面,雖然美債殖利率達5%,高於台股現金殖利率3%,不過,過去數據在美債殖利率觸頂後,美央行開始降息前,外資回補台股動作會相當積極,近日更傳出美就業市場強勁,估2024年美央行就會採取降息措施。而本土資金除壽險資金減少3兆元部份投入股市外,指數站上萬七大戶主力人氣不散,因此2024年台股高點不是萬九點就是上看兩萬點。
若再細分2024年四季走勢,多數投資機構的看法是第一季因有總統大選,指數會見波段小高點,第二季屬於科技業淡季指數回檔修正,第三季新產品推出與股息挹注,但也因除息造成指數震盪,第四季因第三季季報的出爐,有機會激勵指數衝高點。
資金分三份短中長期布局 兼顧產業趨勢、題材與價差操作
談這許多,理周投研部建議,投資人最好將資金分成三部份,其一是挑選長線股,包括產業趨勢確立的AI伺服器與PC、手機相關等,且具70%現金派發率、殖利率5%以上者,這類股只要回檔都可以進場或加碼布局,坐享年度長線利益。其二是產業確立或具題材性者,包括電動車或配合巴黎奧運的運動休閒產業,殖利率3%以上即能納入選股標的,奧運於第三季登場,台廠供應鏈應提前在第二季發酵,應可賺取波段價差外,也有長線較銀行定存利率高的殖利率。
其三是短線資金靈活運用,挑選近日股性較活潑的個股,操作賺價差,當然也是本期挑股的重頭戲,畢竟本刊為周刊,以一周為操作循環,中長線提供參考,短線挑股仍以周漲跌為依據。
舉例台電5645億元推動的強韌電網建設計劃,龐大商機可持續到2026年,類股因股價基期低,又有基本面的加持,合機(1618)不僅第三季獲利年增132%,11月營收再創高峰年月雙增,另一檔大山(1615)第四季取得近35億元台電標案,本周兩個交易日兩檔輪攻漲停。
理周投研部表示,台股至12月底從交易量能觀察,外資已休長假,由本土主力掌控盤面,由於其掌握個股籌碼不太在意技術面與乖離的問題,投資人搶短跟著操作是OK的,只怕短進短出較容易受傷害,因此本期推薦的個股,選股邏輯仍偏重在具中長線基本面保護,短線仍有價差者為主,尤其是科技股,2024年1月10日至13日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登場,華碩(2357)、廣達(2382)台廠都磨刀霍霍推出AI PC等相關產品,題材性十足,待外資放完假歸隊將重拾台股主控權,目前挑股布局剛好而已。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與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文/陳春霖
文章來源:
本文由理財周刊提供,原文網址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