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f_Tsai 發達公司經理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6-28 12:27

旺宏3D NAND Flash技術問世 預計2014年量產

旺宏3D NAND Flash技術問世預計2014年量產2010/06/25-連于慧
旺宏總經理盧志遠(右)展示3DNANDFlash技術開發成果,左邊為奈米技術研發部經理呂涵廷。連于慧攝
半導體產業在摩爾定律法則面臨極限後,各領域和業者都開始思索替代技術,其中NAND Flash產業製程在進入20奈米製程之後,技術瓶頸越來越近,旺宏日前成功利用BE-SONOS技術研發出3D NAND Flash解決方案,未來將取代以Floating Gate技術為架構的NAND Flash記憶體,預計2014年可隨著產業成熟度逐漸步入量產,屆時旺宏在現存的NAND Flash產業4大天王中,可擠身成為第5小霸王。
摩爾定律橫行半導體產業超過40年,但近年來已開始出現撞牆期,各界開始尋求替代的技術解決方案,這樣的情況在NAND Flash產業最為積極,因為NAND Flash產業製程在所有半導體技術中,是跑在最前面的,甚至比邏輯製程、DRAM製程的演進速度都快,現在NAND Flash技術已經來到20奈米世代,而DRAM製程還停留在40和50奈米。

旺宏總經理盧志遠指出,目前的NAND Flash技術是採用2D的技術,平均每12~15個月週期,技術就會跨過1個世代,但2D技術預計在10奈米製程以下就會走不下去,因此旺宏開始積極研發3D NAND Flash解決方案。
盧志遠進一步解釋,有別於2D技術都是採用Floating Gate技術為架構,3D NAND Flash技術是利用旺宏現有的BE-SONOS(barrier engineering) charge-trapping技術,搭配三維垂直閘極 (3D Vertical Gate)記憶體單元結構,可提供3D NAND Flash在尺寸微縮和效能上大幅提昇。
旺宏這項研究貢獻,還因此獲得VLSI大會評選為2010年8篇重要焦點論文(Highlight Paper)之一,並受邀於VLSI大會中展現該項成果。未來3D NAND Flash解決方案的目標是每單位成本低於硬碟。
根據三維記憶體架構的原理,是在1層結構的記憶體單元上進行3D堆疊已形成元件,這也是NAND Flash未來邁向Tbit(Terabit)大容量的關鍵,而這項技術的優點是無需採用最先進的微影製程技術,意即可大幅降低生產成本。
目前三維記憶體技術除了垂直閘極VG(Vertical Gate)外,包括P-BiCS)Pipe-shaped Bit Cost Scalable)、TCAT(Terabit Cell Array Transistor)及VSAT(Vertical Stacked Array Transistor)等,這些技術業界都有在討論。
然而,在3D技術的記憶體結構下,鄰近記憶體單元間的相互干擾則成為潛在問題,特別是垂直方向的干擾,但弱勢三維記憶體若採用垂直閘極架構,不管是微縮能力、讀取電流或是相互干擾等問題上,都獲得改善。
旺宏指出,這項技術可將3D NAND Flash微縮至25奈米,且容量密度遠高於傳統的2D技術的NAND Flash,估計3D NAND Flash技術大量應用於產品且普及的時間點是2014年。
目前NAND Flash產業4大陣營林立,分別為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海力士(Hynix)、美光(Micron)/英特爾(Intel)、東芝(Toshiba),旺宏期望藉由BE-SONOS和三維垂直閘極 (3D Vertical Gate)技術,正式從NOR Flash領域跨足NAND Flash領域,並成為NAND Flash產業4大天王中的另一個第5小霸王。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