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武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2-03 08:40
金廈海底直達光纜獲准鋪設 兩岸通信能力至少提升8倍
2010-02-03 旺報 【特派員徐尚禮/北京報導】
兩岸通訊年內可望截彎取直了。經過一年多的磋商討論,大陸工信部1日批准廈門──金門的海底直達光纜舖設,此一項目是由「中國電信」和台灣「中華電信」共同合作。
該專案獲准後即可啟動建設,預計今年內可以建成使用。這一海底直達光纜,將使兩岸通信能力提升八到十倍,投用後,兩岸通話費將大為節省,其投資金額為2600萬人民幣。
淡水到福州擬跟進
工信部向北京媒體發布新聞稿說,「批准廈門到金門的直達光纜項目,……同意中國電信在廈門設置通信通道出入口,開通到台灣的直達電路。」而除了廈門──金門光纜外,目前,兩岸還正在磋商建設淡水──福州及福州──馬祖海底光纜。中國聯通曾與台灣大哥大公司洽商合建台灣淡水至福州的電信光纖。中華電信也有意投資興建福州至馬祖海底光纖線路。
去年,中國電信在廈門主辦了「海峽兩岸通信光纜建設工作研討會議」。台灣中華電信副總經理薛紀建率團出席會議。會議對海峽兩岸直達光纜方案進行了討論,對系統方案和下一步工作安排達成基本共識。雙方同意共同推進金門──廈門直達光纜建設,建設南北兩個光纜路由,海纜纖芯數擬定為24芯光纜,初期安裝雙路由 10G(相當於一萬兆)傳輸系統,設計容量達到9.6T(相當於960萬兆)。
即將舖設的海底光纜採截彎取直約50至60公里,如果加上登陸點的陸纜,大約100公里。完工後透過廈門──金門、再連接現有的金門──台灣海底光纜,實現大陸與台灣兩岸通信一線牽。
據了解,中國電信為配合大陸「海峽西岸經濟區」計畫,積極與台灣交通部及中華電信接觸,希望早日完成金廈海底直達光纜。金門至台灣的海底光纜,兩岸可實現通訊資訊快速直通,通訊速度與質量也將明顯提高,屆時,將大大降低兩岸之間的通信費用,讓兩岸民眾受惠。
海底光纜建成後,台灣打到大陸的電話,將通過海底光纜,進入廈門的電信網絡,再由廈門電信平台轉入大陸其他省市;同樣的,大陸其他省市打往台灣的電話,均匯集到廈門,再通過光纜,經過金門轉入台灣本島。
立委曹爾忠表示,一旦該光纜搭建完成,將成為連接兩岸通訊資訊的專有線路。
他表示,馬祖與金門兩地與台灣本島有2條海底光纜連接,如果2個離島與福建搭建起光纜屆時兩岸的電話、網路等就可避免國際轉接實現直通,距離縮短後通訊速度和品質也都將明顯提高,通訊價格也可明顯降低。
電信合作跨出大步
據了解,中國聯通曾與台灣幾家電信業者洽商合建台灣淡水至福州的電信光纜。中華電信亦有意投建福州至馬祖海底光纜。目前定案的金門到廈門,為各方案中距離最短者。
關於福建與金馬間的海底光纜,早在幾年前就已進行規畫,但由於當時台灣政治環境未有實質性進展。如今,在金馬兩地的牽線搭橋下,兩岸電信公司正邁出合作的重要一步。
關於淡水到福州海底光纜,按照計畫,是從現有泛太平洋海底光纜,也就是TPE(Trans-Pacific Express)光纜中拉出一條支線,興建從淡水到福州的淡福海底光纜,投資各方目前初步已達成共識。
目前TPE海纜大陸端分別從上海的崇明島和青島登陸,台灣端登陸點是北部的淡水;由於崇明島附近是主要航路,海纜常常遭到船錨或作業船隻損壞,因此增加福州登陸點,可以提高兩岸訊務的穩定。
上海中天科技研究院海纜研究所所長陶新華表示,大陸有18條國際海底光纜線路在青島、上海、廈門、汕頭等登陸;台灣也有很多國際海纜線路登陸。不過,至今兩岸還沒有直達線路,都繞道第三地銜接,在電信需求大增的今日,有必要加強兩岸直接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