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0/02/262.jpg)
-
小瓜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08-22 06:26
線纜業 嗅到復甦氣息
線纜業 嗅到復甦氣息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2009.08.22 04:24 am
線纜公會理事長苑竣唐認為,國內線纜產業下半年有起色。
記者邱馨儀/攝影
國內線纜公會理事長苑竣唐表示,第二季起在國際銅價與房地產業開始有新推案的帶動下,國內線纜產業已經開始嗅到復甦的氣息。不過上半年國內線纜產值至少衰退逾三成,即使下半年需求提升,全年仍難回到去年逾千億元的規模。
另一方面,莫拉克颱風重創南部,外界預期災後重建商機可期。對此苑竣唐表示,需求是存在的,但目前還在救災階段,加上線纜屬於基礎建設後段需求,整體效益要一至二年才看得到。
法人表示,今年第一季,部分業者持續提列庫存跌價損失,且市場需求仍陷谷底,包括大亞(1609)、榮星(1617)今年首季都仍處虧損狀況,而最大線纜廠華新(1605)也僅在損益兩平邊緣。第二季起國際銅價走勢逆轉向上,業者跌價損失將可順利回沖,並預估大亞二季單季可望轉虧為盈。
線纜公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太電董事長的苑竣唐表示,8月起開始感受到線纜需求提升,主要來自不動產業的新推案,帶動低壓線纜的需求,但數量仍不大。此外,包括電力、與電子產業方面的需求目前還未有明顯復甦,特別是去年第四季起科技產業暫緩蓋建廠的情況,後續是否跟著重啟進度,都值得觀察。
苑竣唐說,國內線纜產業的年產值超過1,000億元,業者營運與國際銅價的變化息息相關。去年第四季到今年第一季,全球銅價大跌,加上不少大廠暫緩建廠進度、房地產也衰退,保守估計產值至少摔掉三成以上,甚至不排除超過四成的可能性,許多業者也出現虧損。
展望下半年,銅價回升帶動,莫拉克風災過後,也有部分的立即性的需求,如公共供電等出現,但現階段一切都應以救災為先,大型的工程與重建商機,要透過標案、招標等過程,依過去經驗觀察,重建的時間大概要一至兩年,短期內很難有大規模的需求爆發。
不過對於外界期待最深的政府擴大內需政策,苑竣唐直言,到現在都還「不見人下來」。至於台電的七輸商機,現在也遭到外界對政府是否有繼續電力建設決心的質疑,也顯示出推動進度太過緩慢。
【2009/08/2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