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碎了 發達集團監事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8-01-07 00:50

你坐馬桶方式對了嗎?

你坐馬桶的方式對了嗎?
我建議大家偶爾要檢視一下平時的習慣,探究背後的原因。例如:我走到站牌的那條路真的是最美麗又最短的嗎?我用剩餘頭髮遮蓋頭頂無毛的部分,這種髮型是否恰當,而且還時髦得不得了嗎?或者是:我坐馬桶的姿勢正確嗎?
pastedGraphic_1.png
並非所有的問題都有明確的答案,不過反覆實驗,老把戲也能注入新活力。斯基若夫(Dov Sikirov)博士八成也這麼想。這位以色列醫師為了進行一項研究,請來28位測試者採用3種不同的如廁姿勢排便:坐在一般馬桶上、辛苦地「蹲坐」在特別低矮的馬桶上,以及像在戶外一般的蹲姿。他計算時間,隨後再請他們填寫一份問卷。結果清楚顯示:
採取蹲姿上大號,平均花費50秒的時間,而且公認能排得最乾淨。坐姿平均需要130秒,但感覺大便排得不太乾淨。而低矮的小馬桶不管坐在上面幹嘛,看起來就是很可愛。
為什麼?因為我們腸道的閉鎖機制並非設計讓人坐著時小菊花能完全打開。不管是坐著還是站著,有一條肌肉就像套鎖一樣套著腸子,拉向一方,造成彎曲。這個機制是所謂的括約肌附加服務,彎曲所產生的閉塞功能可拿花園裡澆水的橡皮管來比喻。調皮的哥哥故意問妹妹橡皮管的水怎麼出不來了,妹妹去查看管口怎麼回事時,哥哥立刻放直彎曲的管子,30秒後,就會有人被罰禁足了。
回到腸尾的彎曲閉塞機制:大便先到達的是一個彎曲的地方,就像到了高速公路交流道出口就要煞車一樣。這樣一來,我們站著或坐著時,括約肌不需要耗費太大的力氣去阻擋所有的東西。那條肌肉一旦放鬆,彎曲會同時跟著消失。車道變直,便能順利踩油門加速了。
「蹲姿」是人類自古以來最自然的排便姿勢,現代的如廁坐姿一直要到18世紀後期發展出室內馬桶才出現。「穴居人類早就一直……」這種解釋對醫師來說往往疑點重重。究竟是誰說蹲姿更能放鬆肌肉,大便車道因此變得更加筆直呢?日本科學家讓測試者吃下會發光的物質,用X光拍下他們上大號的不同姿勢。結果一:沒錯,蹲姿時,腸道確實筆直漂亮,大便毫不遲疑直接排淨。結果二:竟有這麼親切的人願意吞下發光的物質,讓人用X光拍攝自己拉屎的模樣。兩種結果同樣令我佩服,我覺得啦。
痔瘡、大腸憩室炎或便祕等腸道疾病,幾乎只發生在採取坐姿排便的國家。原因並非在於組織鬆弛,而是加諸給腸子的壓力太大,尤其是年輕人。有些人白天緊張時也會一直繃緊肚子,但自己往往沒有察覺。痔瘡為了避開內部的壓力,會從屁股鬆鬆脫出。憩室發炎時,大腸內的組織會向外擠出,在腸壁上形成微小的囊狀物。
我們的排便方式絕對不是造成痔瘡和憩室炎的唯一原因,但是話說回來,世界上12億蹲著上廁所的人幾乎不會有憩室炎,長痔瘡的人也明顯較少。而我們這些人卻用力把自己的組織擠出來,然後再找醫師除掉。一切只不過是因為高貴坐著如廁比愚蠢蹲著更酷?醫師認為如廁時若是經常擠壓,會增加靜脈曲張、中風或者排便昏厥等風險。
有個朋友剛從法國度假回來,我收到了他的簡訊:「法國人瘋了,竟然有人偷了高速公路3個加油站的馬桶!」我狂笑不止,一來我認爲寫這個簡訊的朋友是當真的,二來是我想起了自己第一次看見法式蹲式馬桶時的震驚心情。拜託呀,你們有能力蓋坐式馬桶,為什麼我還得要蹲著?我欲哭無淚看著眼前那個大洞,嚇得手足無措。在大部分的亞洲地區、非洲和南歐,他們蹲著上廁所時採取戰鬥姿勢或者起跑姿勢,時間很短。反觀我們是在馬桶上消磨時光,看報紙、摺衛生紙、測定需要打掃的浴室角落,或者只是耐心地盯著對面的牆壁。
當我在客廳唸這篇文章給家人聽時,只看見滿座困惑的臉龐。難不成我們得爬下我們的瓷器寶座,笨拙地蹲著拉屎,整個人搖來搖去晃不停嗎?當然不是!痔瘡靠邊站吧!雖然蹲在馬桶上解決大小事應該很有趣,但是也沒這個必要,因為坐著也能達到蹲著上廁所的效果。不是那麼輕易就到手,或者應該說輕易就到臀的事情,非常值得努力。上身微微前傾,兩腳放在一把小凳子上,這樣就夠了!所有角度都正確,這時要看報、摺衛生紙或者乾瞪眼都行。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