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者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7-11-16 21:05
新南向是愚民幻影?學者:兩岸不睦 難拓生路
金車文教基金會下午發表國內高中及大專生國際觀問卷調查,發現受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影響,6成6學生願意或考慮將來到東南亞就學或工作。
不過學者憂心,學生恐對東南亞認識不足,東南亞整體高教水平不如台灣,除了新加坡,多數地方恐不適合台灣學生深造;到東南亞工作,也不見得待在馬尼拉、吉隆坡等大都市,可能會到偏僻的鄉下工廠,不見得能適應。
金車基金會下午發表「地球村公民-國際觀問卷調查」,抽樣調查2051位全國高中及大專生,請他們自評與評比國人的國際觀,平均分數皆不及格,都只有50幾分。
問及對台灣最友善的國家,學生回答前三名是日、美、韓,然而真正會在國際上為台灣發聲的中南美邦交國、非洲邦交國,卻都只排第5、7名;學生最想移民的國家,也是日、美、韓。
問及中國大陸推動一帶一路跨國區域經濟體,及與台灣息息相關的南海議題,半數學生直接回答不知道,不到2成可正確回答相關問題;至於台灣邦交國只剩20個,也只約3成3學生答對。
金車基金會總幹事曾清芸指出,台灣學生眼中的國際關係,似乎以美、日、韓為主,對邦交國減少的外交困境並不關心;近來國際火紅的一帶一路及南海議題,對台灣學生而言也很遙遠,半數學生直接回答不知道,凸顯這一代年輕人對國際局勢的冷漠,難怪給自己與國人的國際觀平均分數打不及格。
此外,13.9%的受訪學生表示願意到東南亞就學或工作,考慮者高達52.2%,合計約6成6將東南亞國家列入生涯發展選項,女生(71.4%)接受度更大於男生(61.0%),而大學生更高達77.2%。
政大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黃奎博分析,國內一窩蜂吹起東南亞熱,和新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脫不了關係,東南亞固然是台灣重要的鄰居,也應投入更多關注,但我們不應該忘了,真正影響台灣未來生存發展的國家,是大陸和美國,應投入更多資源,尤其大陸,若兩岸關係不睦,台灣和東南亞進一步經貿合作、高階官員互訪,都恐遭對岸阻撓,難有突破。
黃奎博指出,多數學生想到東南亞就學或就業,可能認識不足或被誤導,以為到東南亞發展,就是到馬尼拉、吉隆坡等大都市,以到當地就業為例,很可能被派到鄉下的工廠當幹部,生活條件和想像恐有很大落差。
再以就學為例,黃奎博說,很多學生可能以為東南亞離台灣近或有很多外國人,而不排斥到當地念書,但現實環境是,新加坡例外,多數東南亞國家的大學平均水準,其實比不上台灣,多數學生若深入了解,就會清楚不適合前往深造。
黃奎博說,兩岸關係不好,導致政府刻意把資源導入東南亞,表面上不斷有東南亞官員來訪、感覺上好像很有成效,但論及簽訂經貿合作協定等對台灣有實質利益的內容,依然沒進展;貿然開放東南亞國家人民來台免簽,也有國安、外交等虞慮。政府應把台灣在區域國際政治面臨的困境及危機告訴下一代,而非刻意淡化、愚民,塑造過於樂觀的新南向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