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vinfan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5-10 07:05
名家觀點/台企的真實租稅負擔率…
2016-05-10經濟日報 魏林
近年來,台灣的租稅負擔率—即總稅負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2014年約為12.3%,與國際比較,顯然偏低,因此國內增稅之聲四起。增稅的主要負擔可能落在企業體,企業界認為台灣租稅環境不佳,貿然增稅將影響投資意願、以及未來的創新與就業。
到底實際情況如何?有必要先釐清台灣的真實國民負擔,與企業體的實質租稅環境。理論上,討論一國的真實國民負擔率,除了租稅負擔率外,因為台灣長期「稅」與「費」分離計算,有必要再計入社會安全捐。
台灣的社會安全捐,以2014年計,有健保費3,604億元、二代健保補充保費465億元、勞保3,008億元、勞退1,655億元、國民年金472億元、農保43億元、公保209億元、就業保險239億元、汽車燃料使用費258億元、規費及罰款收入837億元。
社會安全捐再加計2014年當年稅收1兆9,761億元後,國民總負擔共約為3兆551億元,占當年GDP16兆974億元的18.98%,若GDP排除不計三角貿易淨收入7,854億元,則2014年台灣之真實國民負擔率為19.9%。
其他實施社會福利政策之先進國家,國民負擔有較我國為高者,均已加計了政府以雇主身分為政府員工繳納,及國民各項社會保險支出之保費,計算基礎不一,不易比較。
上述台灣之國民真實總負擔中,企業承擔了很大的比例,例如勞保之保險費企業負擔70%,職業災害保險費企業負擔100%,就業保險費企業負擔70%,勞工退休金企業負擔50%到100%,全民健保費企業負擔60%,換言之,台灣的企業體除了支付全體就業人口的薪資報酬,更肩負了高額的隱藏性(非名目薪資)社會安全負擔。
如果再比較四小龍的所得稅負:台灣綜合所得稅(5~45%)+營利事業所得稅(17%)、韓國的綜所稅(9~21.375%)+營所稅(13~25%)、新加坡的綜所稅(3.5~20%)+營所稅(17%)、以及香港的綜所稅(10~15%)+營所稅(16.5%),以台灣經濟的小型開放性與不具規模經濟特質,不僅不屬市場大國,亦不具國際生產基地優勢,先天上本不易吸引投資,資金更極易外逃,比較前述所得稅負,台灣企業盈餘之股息實質稅負實屬偏高。
但何以總稅收不增呢?原因在於:一、20年來,台灣本土創新投資不足,經濟成長持續低迷,稅基縮小,稅收成長有限。
二、企業投資所得之營業盈餘(股息)繳稅,本國人實質稅負係以稅前基礎計算:17%(營所稅)+45%(綜所稅)+2%(二代健保補充保費)—8.5%(兩稅合一減半扣抵)=55.5%;但外資配息,僅課20%所得稅。以上市櫃公司全年營利所得中,最賺錢公司如台積電、日月光等大型科技公司,外資均占有60%到80%股權,例如台積電2015年配發1,166.8億元現金股息,外資即領取八成約900.56億元,大幅侵蝕我國稅基,可見一斑。
三、投資環境不佳,無法吸引台商或外資投資,2014年台灣吸引外人投資僅58億美元,在亞洲12國中敬陪末座。
因此,積極鼓勵創新投資,提升產業競爭力與企業獲利,同時強化查緝逃漏稅,才能擴大稅基,增加稅收,在目前整體的真實國民負擔率近20%,企業股息實質稅負達55.5%,新政府正要鼓舞五大創新產業,提出振興經濟新方案之際,應先促進充分就業,提升薪資水準,把餅做大,再來談增加國民負擔率不遲!(作者是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