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3/36/33621.jpg)
-
cheer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8-11 18:15
日本九州宮崎 博物館古物任你摸
【聯合報╱記者林佳儀/專題報導】
如果你和我一樣,每次造訪博物館,總是想離古物再近一點?也總是好幾次忍下想摸一摸展品的衝動?在宮崎西都原考古博物館,倒可以讓你「一次摸個夠」。
西都原考古博物館,蒐羅萬年舊石器、繩紋時代古文物。 記者林佳儀/攝影
●不怕弄破 展品很多
導覽員笑說,摸壞了不要緊,人沒受傷就好。 記者林佳儀/攝影
西都原考古博物館最初是為了宮崎當地、為數眾多的古墓群而設,用來研究與保存古墓文物,爾後存放了包括12,500年前舊石器時代、繩紋時代的古文物。因博物館「開放式展覽」的設置理念,民眾不需戴手套、也不需洗手,只要進入博物館,就能直接觸摸展品。
難道不擔心展品損壞?導覽員開玩笑道:「不用擔心弄破展品,還有很多(古文物),沒有關係。」是故,參觀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真的可以「一次摸個夠」,不小心弄破了,倒也不要緊,人沒有受傷就好。
西都原博物館還有另一大特色,就是無障礙友善空間,地上指引、扶手環繞整間博物館,扶手還有立體圖示,有高低起伏、階梯等,告訴身障者該注意斜坡與階梯、或是此處提供何種參觀體驗。
●進入古墳 一探究竟
有的古墳群開挖後,現也供民眾入內參觀。 記者林佳儀/攝影
事實上,西都原考古博物館,最初是為了周遭大大小小311個古墳而建,在博物館制高點向遠方望去,一個一個圓蓋小山丘,就是1,300~1,700年前即存在的古墳群。
古墳群的開挖過程、墳墓狀況,甚至連人骨與陪葬品,在西都原考古博物館中,都有完整展示,目前約整理出100個古墳群;已開挖完畢的古墳,有的也開放給民眾參觀,可親自一探究竟。
宮崎市政府有計畫性的整理古墳群,不僅在其中栽植櫻花與油菜花,依著季節時令,古墳群也有著色彩幻化,如今早已成了鄰近國小、國中學生的最佳郊遊地。
採訪當天,遇上當地學生在此郊遊,原本該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古墳,卻在小朋友的歡樂笑聲中放鬆不少,看著學生在墳墓小丘爬上爬下的自在嬉戲,讓人也想在此坐上一個下午,好好享受一頓野餐和古墳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