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層肉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2-21 21:20
中國佔盡專利便宜?
本帖最後由 三層肉 於 14-02-21 21:22 編輯
中國佔盡專利便宜?
在世界各國企業搶進中國市場的同時,科學創新的力量也一併挹注了!
撰文/布蘭斯塔特(Lee Branstetter)酈光偉(Guangwei Li)維羅索(Francisco Veloso)
翻譯/周坤毅
一般國家在變得富有、也就是人均所得躋身富國之列前,通常不會有太多技術創新。中國還相當貧窮,直到2010年人均所得還不到美國的1/10,然而根據官方資料,1996~2010年,中國企業的研發投資經費以每年26.2%的幅度成長,而美國專利局核准的中國專利數量更暴增了4628%。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進一步分析後發現,這段期間大部份的美國專利是核發給跨國企業而非中國公司。換句話說,中國本土企業研發國際專利的能力,仍落後國際上的競爭對手。
與亞洲其他經濟體的發展過程相比,中國的情況十分特殊。日本、台灣與南韓從轉型為研發重鎮的早期階段,美國專利局核發給該國的專利大部份屬於該國本土企業所有。
然而在中國的情況截然相反,原因之一是與其他亞洲國家相比,中國在經濟發展初期便完全對外開放。第二個因素是中國龐大的人口與高度經濟成長率,很早便吸引跨國企業競相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以確保在這個關鍵的新興市場獲得成功。第三個原因是網際網路讓中國工程師能毫無時差地與世界各國的同事合作研究計畫。這些因素幫助中國研發人員與技術先進的外國夥伴密切交流,這是過去台灣與南韓成為創新經濟體的過程中所沒有的條件。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專利文件本身便透露了國際合作的線索。許多跨國公司在中國研發的美國專利,實際上是由跨國小組共同完成的。小組部份成員不住在中國。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跨國合作研發」,同樣的現象在歐洲專利局核發給中國的專利中也看得到。
跨國合作研發的重點,不只是修改現有科技來迎合中國市場。許多跨國公司已開始把在中國的人力資源,投注於研發全球市場所需的新技術。整體看來,加強跨國合作研發是一種雙贏策略。中國研發人員得以接觸西方科技,並加以修改來符合中國所需。全世界也將受益於才華洋溢的中國工程師與經驗豐富的國際專家合作所迸出的創意火花。
遺憾的是,中國投資環境的其他因素澆熄了跨國合作的熱忱。外國企業經理抱怨專利侵權與商業間諜的案例時有所聞,我們甚至聽聞中國政府、國有或國家贊助的企業,強迫跨國公司把敏感的技術移轉給他們的中國「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