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貓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4-02-09 12:49

親子天下》6點大人壞習慣,小孩子請勿模仿

親子天下》6點大人壞習慣,小孩子請勿模仿
孩子是需要被肯定的,特別是自己曾經有過的好表現,如同一張張美麗的照片被翻閱,一篇篇動人的文字被分享,這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很棒的肯定與激勵。請多拉長對於孩子好表現的期限,讓他知道自己在父母的眼中,是被肯定的。
孩子從大人的身上看到什麼,往往就容易學習做到什麼。孩子總是像一面鏡子,反應著大人們的一舉一動,無論是想法、情緒或行為舉止。但是大人們卻似乎容易看不見這些。因此,以下6 點大人壞習慣,小孩子請勿模仿。
1.當孩子在胡鬧發脾氣,大人們也不示弱跟著瞎起哄。
常在演講與諮商中,提醒著父母,當孩子情緒激動、發脾氣,這時你的冷靜、淡定、少刺激,是面對孩子情緒波動的基本原則。當孩子的情緒像海嘯,實在很難在你的嘮叨、囉嗦、講理、指責、糾正,甚至於跟著以牙還牙發起脾氣來,他的心會靜下來。
如果你期待這場胡鬧能夠適時結束,孩子的激動情緒能夠平復。請先讓自己平穩,冷靜以對會是最好的情緒示範。但如果你選擇像地殼板塊碰撞,和孩子的情緒瞎起鬨,那麼一場親子的情緒地震,可以預期即將轟隆轟隆引爆。
2.當孩子在鬧脾氣須要靜,大人們總是趁勢說個不停。
我常常和父母分享一件事,在處理孩子的情緒時,雖不至於需要翻農民曆,但總得選個良辰吉時。但常常遇到的情況是,父母總是急於在當下就想要「處理」孩子的問題。而這裡的「處理」,大都是想要用說理來解決。說理,不是不能說,而是要選對時間說。試著先讓孩子的情緒,在時間的醞釀下,先趨於冷靜、緩和。把處理的時間先延宕,屆時再和孩子討論。但與其說理,我想試著反映孩子的情緒先同理。
3.孩子用打解決問題不行,大人用打解決事情可以。
我常常強調一件事「打小孩,勝之不武」。面對眼前力量微弱的孩子,說真的,有本事等孩子長大再來較勁。當然,屆時父母也不太敢招惹,特別是孩子已經比我們高、比我們壯、比我們有力量。打小孩,到底是要教孩子什麼事情?這一點,為人父母請先想清楚。打,多少你在示範問題解決的方法,雖然這是挺糟糕的方法。打,多少也在告訴孩子你也已經沒有步數,不知道該如何教他。
4.對於孩子的讚美與鼓勵很抽象,對於孩子的批評與糾正很具體。
你是否曾經停下來思考過,對於孩子的表現,我們常常是兩個版本。「嗯,讚!很棒!好厲害喲!」面對孩子的好表現,你是否容易像是在臉書上,按個「讚」,就雲淡風輕地隨塗鴉牆輪轉而過。說真的,孩子還是很難知道自己的好表現到底是什麼。
反而很常見的,面對孩子做了不該做的事,或者沒有達到如你預期的表現時,我們的批評與糾正的反應,反而鉅細靡遺地說得清清楚楚。當然,你會想著,這樣孩子才會印象深刻,日後才會改變。但很抱歉,往往結果非如你所願。
5.對於孩子的好表現理所當然,對於孩子的壞表現不知所以然。
一個孩子表現出符合情境的好表現,其實也是一種需要透過學習而得來。請記得對於孩子的好表現適時給予回應,縱使只是一個眼神,只是一句話,只是一個擁抱或拍拍肩膀都好。這時,孩子未來重新出現類似的好行為,頻率會比較高些。
然而,你或許觀察到孩子出現了所謂的壞表現。當然,你也不允許孩子如此繼續。但是問題在於,是什麼樣的原由導致眼前孩子的模樣,就擔心為人父母不知道所以然來。了解孩子,需要你平時多多細微與敏感的關注。
6.對於孩子的好表現忘得快,保存期限短;對於孩子的壞表現記得牢,防腐劑加滿包。
孩子是需要被肯定的,特別是自己曾經有過的好表現,如同一張張美麗的照片被翻閱,一篇篇動人的文字被分享,這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很棒的肯定與激勵。請多拉長對於孩子好表現的期限,讓他知道自己在父母的眼中,是被肯定的。
對於壞表現,是否都不應該嘮叨、抱怨,我想也不盡然如此。但有意思的是,一次次的嘮叨、抱怨,不時在孩子的耳朵旁放送。要嘛,唸唸唸就產生效用。不然如果作用不大,還是建議你,換個肯定的方式,孩子的表現會有微妙的變化。
親子天下》5招,教孩子好好生氣
雖然孩子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像天使般純真可愛,但一旦啟動哭泣或生氣模式,說什麼都聽不進去,心情又無法平復時,即便是在專業上叱吒風雲的爸媽也是難以招架啊。這時候,要孩子不要生氣,他通常只會更生氣;激他是大孩子這招也不一定有效。孩子生氣、鬧脾氣時,是否也令你頭大?美國《親職雜誌》提供5招,讓父母引導寶貝好好生氣,順利排解負面情緒:
1.找個地方讓孩子奔跑幾圈
盛怒下的小孩很難冷靜下來,要他靜止不動通常只會讓他更瘋狂。如果家裡客廳夠寬敞或有較大的房間,請孩子到裡頭跑50圈(圈數可彈性自訂)。小跑步能幫助孩子發洩生氣的能量,邊跑邊數則可以幫助他分心。若住家附近有操場,陪著孩子到戶外跑跑也是不錯的選擇。
2.提供可以吶喊的角落
有些孩子生氣時無法不大吼大叫,但吼完就會平靜下來。若父母能提供如浴室、更衣室或任何能帶給孩子安全感的祕密基地(也許是桌子底下、棉被裡或小帳篷等等),讓孩子把不吐不快的話吶喊出來,孩子會更快平靜下來。這種「密室隔離法」也能避免孩子驚動家裡較年幼的孩子或鄰居。
3.讓他盡情撕紙
不只是褒姒覺得聽絲綢撕碎的聲音很有療癒效果,給生氣的孩子一堆不用的包裝紙或報紙,讓他愛怎麼撕就怎麼撕,有時候當下的委屈、難過或難以言喻的憤努就會在這種撕裂的過程與聲音中被稀釋、沖淡。
4.透過鏡頭對你做鬼臉
請孩子到另一個房間,透過手機或電腦用視訊對你扮鬼臉、做怪表情,愈醜愈好,這招再搭配在室內小跑步,幾次下來,孩子最後很可能會轉怒為笑。
5.在草地上翻滾吧
對著樹木丟土或泥巴,雖然孩子全身會髒兮兮的,但至少不會傷到別人。在草地上打滾、翻筋斗也不賴。不想鼓勵孩子走泥娃娃路線的父母,可讓孩子在家中大床上打滾或丟抱枕和枕頭,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孩子情緒失控時,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父母在狀況許可下要幫助孩子注意自身安危。以上只是緩解危機的緊急措施,解除警報後,爸媽還是要花點心思和孩子「懇談」,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緒與生氣的原因,當孩子慢慢抓到好好生氣的訣竅,不快的情緒自然來得慢、走得快。
親子天下》有選擇,孩子更樂於分享
「你有這麼多玩具,分弟弟一個會怎樣。」「你怎麼那麼小氣,人家是客人耶」「大的要讓小的啊」……我們都希望孩子樂於和別人分享,但小孩因為年幼、經驗有限,看不到大人眼中「分享會更好」的宏觀願景。不過,在他們還沒感受到分享的美好之前,若是大人太過心急,甚至強迫孩子分享,孩子反而會學到非父母所願的一課:分享是糟糕的,是被迫才要做的事。
小小孩也有助人的衝動
根據美國《媽媽故事》網站,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研究發現,小孩其實沒有大人想像得那麼自私,幼兒雖然衝動,但也擁有「助人的衝動」,若見到別人有難,多數小孩還是會發揮俠義精神,幫助有困難的人。
為了求證,如果給孩子選擇,孩子會不會選擇分享?康乃爾大學研究員查尼克(Nadia Chernyak)和庫西尼(Tamar Kushnir)針對美國3~5歲的幼兒做了一系列實驗。
其中一個實驗是讓72名幼兒看一隻質感極佳但帶有悲傷表情的小型填充娃娃,研究員告訴孩子這隻娃娃的名字叫狗狗,牠非常難過。接下來孩子被分成三組,三組孩子都拿到一張繽紛的貼紙。第一組孩子得到的指示是:他們可以保留貼紙,或把貼紙分給狗狗,牠的心情會變好。第二組小孩的選擇是,他們可以選擇讓大人把貼紙收走,或是把貼紙送給狗狗。第三組小孩沒有選擇,大人對他們說:「你得把貼紙給狗狗,這樣牠才會開心。」
接下來,研究者進行了另一個實驗。這次孩子們拿到了三張笑臉貼紙,眼前有一隻名叫艾莉、一臉悲傷的大象玩偶,大人告訴孩子艾莉也很想要這些貼紙。所有的孩子可以選擇給幾張、全給或是一張都不給。
令大人欣慰的是,不論第一個實驗孩子的經驗是好是壞,所有孩子都至少送出了一張貼紙。也許是因為有三張貼紙,孩子有餘裕對別人大方。但研究者進一步分析,發現上一個實驗的經驗對孩子的慷慨程度有極大的影響。
第一組可以選擇把貼紙留下或送給狗狗的孩子,有75%的人把2張或全部貼紙送給大象艾莉,但第二組和第三組的孩子,只有約一半的人願意分出兩張以上貼紙。研究員也排除孩子不在乎貼紙的可能,把貼紙換成可愛的小玩偶,結果雷同。
是給予的美好,讓孩子願意慷慨
研究員得到的重要結論是,是先前的給予經驗,而不是自制力,讓孩子學會對別人慷慨。更早以前,研究員對這些孩子做了另一項延遲滿足的實驗:孩子可以選擇跟大人借貼紙玩,或是忍耐一下先把貼紙寄放在大人那裡,但之後可以把貼紙帶回家。後來發現,那些能延宕滿足的孩子並沒有顯現較高的分享意願。反而是「讓悲傷的玩偶高興」這樣的社交因素,才是讓孩子有動力分享的關鍵。
也許,鼓勵孩子大方分享的祕訣,就是讓孩子能自己選擇。但這並不表示,父母完全不能提醒孩子或在必要時強迫孩子分享。如果是大家必須一起分享的事物,不論是學校的點心或家中的物資,父母還是要趨向公平分配,容許其中一個孩子多拿,會讓孩子覺察「侵略性高一點」或「用搶的」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個實驗可以提醒父母避免不必要的分享衝突,如果孩子有很寶貝的玩具或物品(就算不玩不用,在他心中仍有特殊的地位),可以提醒他若不願分享,先收起來比較好,等客人走了再玩。也試著從孩子的角度想,若剛認識的新朋友很喜歡你的新車或你珍愛的包包,你願意把車鑰匙交出去嗎?
親子天下》蠟燭不用兩頭燒,B+父母必備淡定7招!
沒時間翻教養書?那麼就跟孩子比你家孩子年紀大一點的媽媽朋友約喝咖啡聊聊吧。特別喜歡某家小孩的應對、態度,也欣賞那個孩子的媽媽?那麼她就是適合的請益對象。
家事、公事做不完,沒體力和精神陪小孩?專家都說當B+爸媽就好,自己也沒有強求要把每件事都做到100分,為何還是那麼累?美國《真實簡單》雜誌指出,若想擁有相對平衡與滿意的家庭生活,父母必須能夠容許自己「放鬆一下」。好比:
1. 小孩在玩時,用不著緊迫盯人
美國密蘇里大學2013年發表的研究發現,陪孩子玩時,媽媽若很愛發號施令、控制欲強,譬如會對孩子說:「這塊積木應該放這邊,不能放那邊」、「這筆要這樣畫才對」,跟獨自玩耍的孩子相比,這些孩子對媽媽會懷有更多負面的情緒。主持這項研究的伊斯琶教授(Jean Ispa)解釋:用心陪伴孩子固然重要,但媽媽不一定要放下手邊所有的事全程陪玩,孩子自己專心在拼圖、堆積木時,媽媽可以看一下雜誌,或回一下訊息。
2. 家庭晚餐不一定要全員到齊
儘管研究說全家人一起吃晚餐的好處多多,重點還是在相處的品質。若家人下班放學時間就是不同,難湊在一起,可改成其他「頻繁的」約會形式,譬如:安排睡前晚安聊天時間。孩子練投籃時,你在一旁看,幫忙撿球。或者開車送孩子上課時,講好不聽廣播、不講手機,營造單純的相處時光。
3. 有時候,和朋友聊聊比讀教養書有效
沒時間翻教養書?那麼就跟孩子比你家孩子年紀大一點的媽媽朋友約喝咖啡聊聊吧。特別喜歡某家小孩的應對、態度,也欣賞那個孩子的媽媽?那麼她就是適合的請益對象。尋找家有與自己小孩性格相近的媽媽應該也會很有收穫,例如,孩子很害羞,對於即將上小一感到焦慮,可以跟家有已上過小一、內向孩子的媽媽請教。
4. 沒時間、沒體力?讀故事書就好
每天唸故事書給孩子聽有多重要,多數父母都知道,但卻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天天做到。對幼兒和年紀小一點的孩子來說,這是最有效的情感及語言刺激。就像每天都要刷牙一樣,建議父母把唸故事書當成習慣,可以不陪玩,但不管再累,最好每天還是能講一兩則故事給小孩聽。
5. 別為了喬時間和老公約會而有壓力
常聽專家說要抽時間跟另一半約會,但就是找不到人幫忙顧小孩,或忙完家裡的事就已太晚、太累了,怎麼約會?
其實,與其到外頭看電影、吃大餐,能和另一半一塊坐在沙發上放鬆一下就夠了。或者晚餐吃完,和另一半多在餐桌上待上十分鐘聊聊。盛裝約會當然有一定的情趣,不過平時若沒有累積這種窩在一起的親密時光,偶一為之的燭光晚餐對於情感加分的效果也會有限。有時候,甚至不一定要聊天,專家表示,和心愛的人待在同一個空間,儘管各自看書、上網做自己的事,就有安定彼此的效果。最怕的是硬喬時間,帶給彼此壓力,約會流於形式,反而會讓兩人更抗拒約會。
6. 就算你不在,孩子還是得準時上床睡覺
想「順利」當B+父母,讓孩子準時去睡覺、建立規律的睡覺SOP,是忙碌父母維持平衡與冷靜的不二法門。就算要加班,打電話或用視訊跟孩子道晚安,維持送孩子上床睡覺的習慣。孩子有足夠的睡眠,精神好不鬧脾氣,爸媽才能朝平衡和諧的人生邁進。
7. 沒法參加孩子的表演時,可以這樣說
儘管我們都把家人放第一,儘可能支持孩子,但也無法順利參加孩子的大小活動。能夠出席時,專家建議父母儘量低調一樣,太過激烈的加油或歡呼反而可能會為孩子帶來壓力。如果你無法保證能參加孩子的活動,不要說:「我儘量趕來,」但最後沒有出現。比較好的做法是跟孩子說:「我每個月會去一次,但不確定是哪天,」然後言出必行。
不確定哪場活動比較重要,直接問孩子最好,也許他根本不在乎你有沒有去看他游泳,卻很希望你能一起參加校外教學。當你答應了,但因臨時出差或重要會議,不得不跟孩子取消時,不要用「合理化」的方式和孩子溝通,如:「爸爸很抱歉不能去看你的表演,但……」這反而加劇孩子的悲傷。可以試著跟孩子站在同一邊:「我看得出來,你好難過,我也是啊。」爸媽要能和孩子一起感受失望,才能度過失望的低潮。
親子天下》孩子9歲前 父母別做的7件事
潛能開發、培養外語基礎……許多父母積極為孩子打造一條順利的學習之路,但日本 PHP 研究所卻提醒,孩子9歲前,有7件父母不該做的事:
一.過度重視早期教育,卻沒有配合腦部發展的階段。
二.脫口說出「你很糟耶」、「為什麼這點事都做不好」等否定評論。
三.輕忽健康飲食的重要。
四.總是幫孩子收拾妥當,孩子無法藉由收拾培養自立能力。
五.對孩子過度保護,孩子缺乏接受挑戰的積極度。
六.忽略孩子也有自己的步調,總是催促「快一點」。
七.只重視自己孩子的幸福,少了對其他小孩的關懷。
在孩子的成長路上,父母不一定要當嚴厲的教練,也可是熱情加油的啦啦隊長。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