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瓜不拜 發達公司協理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2-11-02 14:05
貨幣清算生效 只能換台幣現鈔
貨幣清算生效 只能換台幣現鈔
2012-11-02 01:19 旺報 【特派員宋丁儀/上海報導】
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MOU)昨日生效。不過,上海的國銀業者卻「吐槽」說,在大陸新台幣業務方面,目前只能進行人民幣與新台幣現鈔臨櫃兌換,不含存、匯業務,離兩岸清算美好願景實在「差很大」;而新台幣要進口大陸承擔的成本太高,也讓台灣銀行上海分行恐怕「虧很大」。
這兩天海、內外媒體湧進台灣銀行上海分行,關注的話題只有一個:兩岸貨幣清算MOU生效;還有民眾搶熱鬧,興致勃勃跑來想要開立人民幣戶頭搶頭香,卻因根本不能開立人民幣帳戶失望落空而返。台銀上海分行客服人員只能忙著解釋,安撫民眾。
1年不得換逾20億台幣
上海我國銀業者指出,現階段大陸新台幣業務,我央行規定僅限於現鈔兌換,且1年內不逾20億元新台幣額度,開放台灣銀行上海分行僅做現鈔兌換,實在與當初預期的兩岸貨幣清算願景「差很大」。
國銀業者批評,唯有開放兩岸互設新台幣與人民幣帳戶,並且允許兩岸互通存、匯款業務,才算是實踐貨幣清算第一步,但顯然距這一步還很遠;況且台灣銀行上海分行進行新台幣兌換業務,根本不具成本優勢,若以當地銀行匯率4.6來算,在台灣銀行可能僅換到4.5匯率,算算匯率不划算,民眾怎肯上門?
台銀承擔「虧很大」
據了解,台灣銀行上海分行光是籌辦新台幣現鈔兌換業務,到現在都還搞不定,一是涉及清算行定位問題,究竟代表我央行的新台幣發庫行或代表台灣銀行總行發鈔,可能涉及兩岸清算行之間的位階定位問題。現在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在台灣的清算行都尚未決定,這問題台灣銀行還須與我央行及對岸談清楚。
另一個大問題,則是台灣銀行在大陸的新台幣清算行網絡建置難度高。
台灣銀行從台進口新台幣,包括兩岸空運費用、落地後的陸運費用及陸運物流體系都要付出為數不小的運輸與保險成本;加上新台幣倉儲保管費用很高,都要台灣銀行上海分行承擔恐怕會「虧很大」。
一位上海的銀行主管便說,當初對於兩岸貨幣清算,許多國銀業者搶著要,但現在看來,面對棘手的新台幣在大陸鋪貨通路,「台灣銀行肯定很頭大,說不定當初沒中選的兆豐金現在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