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1/53/15337.jpg)
-
yyy 發達集團稽核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2-08-16 14:55
王雪紅、郭台銘、張忠謀的下一個方向
王雪紅、郭台銘、張忠謀的下一個方向 三個大老闆決定經濟與股市的命運
這個禮拜天晚上,大家突然在電視上看到郭台銘大動作召開記者會,並且在東森的頻道,邀請著名媒體人陳文茜為他量身訂作進行一個專訪。原來郭台銘在颱風天飛了一趟日本,回來之後立刻針對鴻海(2317)投資SHARP一事,大動作召開記者會。
往常鴻海的記者會都會事先邀集記者來聽郭董要說些什麼,但最近兩次的記者會,郭董的陣仗顯得特別的大,一次是證所稅吵得最兇的時候,郭董說與其課那麼少的稅,帶給社會那麼大的困擾,不如課全台灣最有錢的三百位富豪。郭董並且表示,他自己願被課最多。這個記者會挑在台北市政府,各家媒體幾乎都以實況轉播來播送郭董的豪氣,陣仗不下總統或行政院長。
這次則是先給非凡播,然後在晚上來個全程專訪,平常話講得多的陳文茜,碰到郭董完全沒有發揮的空間,只見她偶而插嘴,立刻遭到郭董打斷,並且說「先讓我把話講完」。這是一次郭董完全主導的電視訪談,主要目的是表示SHARP的投資案有變化。
面對鴻海股價跌跌不休,郭台銘比誰都急,為了拆解造成鴻海股價下跌的引信,他特別跑了一趟日本,並且透過電視釋出原來鴻海投SHARP的九.九%股權,如今情況有變,夏普高層同意鴻海在第二季以每股五五○日圓投資的價格可以重新議價;也就是說,鴻海第二季因為夏普股價虧損提列了六四億元跌價損失可以不算,第三季必須加提的損失,暫時也不會發生。
郭台銘透過電視釋出了這個強烈訊號,立刻使鴻海股價造成重大扭轉效果,本來在上周五,鴻海股價一度殺到跌停,碰觸到七九元的跌停價;到了周一受到記者會消息面利多的帶動,鴻海股價變成漲停板。八月三日鴻海下跌三.二元,八月六日變成大漲五.七元。鴻海透過一次記者會市值暴增六○八.八億元,電視專訪效果驚人,一夜為郭董帶來逾六百億的帳面利益。也許因為這次專訪,會讓郭董心生動念,一口氣把東森電視台買下來。
透過了記者會澄清,鴻海股價在除權前夕漲到九一.五元,一周之間,鴻海市值增加了一三三五億元,看到這個局面,我們不得不對郭董拚股價的精神表達最高敬意。如果上市公司大股東都那麼有效率,有行動力,對股東是很好的。
不過鴻海股價彈上了九○元以上,未來必須面對幾個問題,一是SHARP的協議接下來怎麼談。首先是鴻海投夏普六六九億日圓,這是雙方一開始的條件,六六九億日圓占夏普股權九.九%,但鴻海若保有九.九%權益,六六九億的資金若夏普改價,鴻海會換得更多夏普股權,而夏普的股權也會被稀釋;換句話說,若夏普改價格,鴻海仍以六六九億日圓入股,屆時鴻海會取得比九.九%還要多的股票。若是鴻海維持九.九%,而鴻海協議後的價格比五五○元還低,屆時夏普將拿不到六六九億日圓的保命錢。這是未來雙方發表聯合聲明極重要的一項。
以日本凡事保守的處世作風,碰到急驚風的郭董,雙方的風格很不一樣,如果要郭董花大錢又不能管事,恐怕郭董辦不到;但若讓郭董插手,夏普原本「溫良恭儉讓」的風格,恐怕雙方會格格不入。夏普岌岌可危,很需要郭董灌注很不一樣的活力,但這正是很多日本企業走到末日的宿命。
目前被三星打敗的「三劍客」,一是SHARP,一個是SONY,一個是PANASONIC,這三家公司股價都很難看。夏普(代號6753),金融海嘯前是一二六○日圓,這回跌到一七六日圓,鴻海三月入股還有五五○日圓,一下子就腰斬,且跌得更慘。夏普今年以來股價已跌掉六四.三七%,原因是夏普跌跌不休的營運。夏普去年到今年三月底止的會計年度虧損三七六○.七六億日圓,○九年會計年度夏普也曾虧損一二五八億日圓,後來兩年轉虧為盈,分別獲利四三九.七億日圓及一九四○.一億日圓。但好景不常,去年出現大虧損,四~六月的這一季預估還會再虧一千億日圓,股價就跌個沒完沒了了。
同樣的情況在SONY身上,十年前我們去年參訪SONY的時候,SONY的股價一度創下一六九一○日圓高價,如今跌到八六三日圓,連一千日圓關卡也守不住。十年前,SONY的身價是三星的十幾倍,如今剩下三星的十分之一,SONY在二○一二年三月底的會計年度虧損四五六六.六億日圓,今年四至六月的季報可能還會虧二○○億日圓,SONY還沒有見到止血現象,股價就跌個沒完沒了。
同樣出現虧損的PANASONIC,在二○一二年到三月底的財會年度虧損七七二二億日圓,也造成股價從二八七○日圓狠狠跌到四七六日圓的後果。最近出現大跌的還有印表機大廠愛普生(6724),還有船井電機(6839)都是業績出現警訊。
從這個現象拉回來看,郭董還得面對第二個問題,台灣奇美電(3481),這家被許文龍譽為百年最好產業的面板兩隻老虎,如今已變成病貓。奇美電這次跌破一○元面額之後,一口氣跌到八.四八元,八月九日反彈到九.三二元,面對目前市值約六五○億,負債逾四千億的景象,郭董恐怕必須對奇美電的未來付出一些關心。
台灣面板四家廠,這回友達跌到八.一九元,背後還有三九七七.七億的負債,而華映剩○.八元,對大同林家傷害真的很大;彩晶跌到一.六元在等減資,面板已成了重創台灣經濟最大的「慘業」。
不過我們給了郭董救股價很大的掌聲,相對來看,第二個真正讓台灣掉眼鏡的企業才是宏達電(2498)。去年宏達電漲到一三○○元天價,市值寫下一兆六三○億天價紀錄,一度打敗鴻海成了全台第二大市值企業,這回宏達電跌到二三○.五元,市值縮水為一九六四億,才一年光景,宏達電市值縮水八六六六億元,這才是台灣股民的最痛。因為宏達電漲到一三○○元那一天,融資才一萬張,如今跌到二三○.五元,融資變成五萬多張,這八千多億市值的縮水,是台灣廣大的股民共同承擔且共同付出的代價,王雪紅讓台灣小股民荷包瘦了一圈。
但是宏達電影響台灣總體經濟更大,八月八日《工商時報》頭版頭條新聞寫道:「台灣七月出口慘綠」,七月出口值是二四八.五億美元,衰退幅度達一一.六%,這比起南韓的衰退八.八%還要嚴重。而台灣一至七月出口總值一七一六.五億美元,衰退五.八%,這是台灣出口連五月衰退,這當中造成出口衰退最大的項目是資訊通訊產品出口減少二七.七億美元,原來台灣出口衰退是宏達電闖的禍。因為宏達電一至七月營收最少就少了七○○億,台灣資訊通信品出口減少,源頭就是宏達電。
那麼從這個源頭回頭看看宏達電對台灣經濟影響有多大?去年宏達電一年營收四五五○.七九億,賺了六九八.五億,今年全年營收恐怕很難達到三○○○億的目標,如此一來,營收就少了一五五○億,對台灣出口一定造成重傷害。至於獲利少掉五○○億,也一定會影響明年政府的稅收。
宏達電法說會公布上半年稅後淨利只有一一八.六九億元,EPS一四.二五元,第三季狀況會更差,外資看最壞的已把目標價下調到一六五元,看來是一場災難。去年宏達電漲到一三○○元掉頭的時候,我就寫過一篇文章,提醒投資人要慎防宏達電變成威盛(2388)第二,如今看起來宏達電正朝這個方向走。
二○○○年威盛一度要挑戰INTEL,但功敗垂成,最後股價從六二九元跌到四.八三元,如今虧損不止,股價仍在面額以下。假如以NOKIA、RIM今日身陷困境,宏達電面對APPLE、三星兩位超級大巨人,未來恐怕凶多吉少。縱使王雪紅再私掏腰包買進自家股票,恐怕也難力挽狂瀾。
但是宏達電萬一出局,那是全台灣的悲哀,台灣打造自有品牌HTC、ACER都一度是台灣之光,但是走到今天這個局面,政府卻連噓寒問暖的溫情喊話都沒有,這是很奇怪的景象。
第三個牽動台灣的大老闆是張忠謀,他在台灣太陽能產業身陷危機的時候,出來說台積電要賣掉茂迪(6244),讓台灣的太陽能產業在悲觀情緒中更加悲觀。
回頭看○六年台灣太陽能剛開始萌芽的時候,那個時候茂迪股價漲到九八五元,益通(3452)漲到一二○五元天價,昱晶(3514)在未上市,股價動輒六百元,大家對太陽能的未來充滿了美好期待。台積電是到了二○○九年以每股八二.七元入股茂迪,為茂迪灌注了生命力。茂迪原是鄭福田先生創辦的事業,後來不幸因病去世,經營權交給專業經理人左元淮博士。
茂迪原來是太陽能產業的模範生,二○一○年創下EPS一一.九七元的新高紀錄,但是去年整個經營情勢逆轉,茂迪反虧二九.三七億,今年上半年情況更加險惡,茂迪半年已虧了三二.○九億,EPS是負的七.三四元。台積電在這個節骨眼上,喊出要賣茂迪的股票,一口氣把茂迪的股價打到二六.○五元。
台積電想要從太陽能產業抽身而退,也許是一個重大訊號,目前全世界的太陽能股都面臨經營大壓力,中國的LDK在美國掛牌股價從七六.七美元跌到一.二六美元,無錫尚德從九六美元跌到○.八一美元,這兩家中國首屆一指的太陽能股都面臨財務危機,台灣的太陽能產業恐怕也好不到哪裡去。
上游的中美晶(5483)從三七五元已跌到三二.二元,合晶(6182)則從二六八.五元,如今跌到一四.一元,綠能(3519)最高價二八八元,如今跌到一七.九元。大同林家先有面板,後有太陽能,這兩個加在一起,可能是重傷害。
從王雪紅、郭台銘、張忠謀面對的問題與挑戰,都可看出台灣經濟背後潛藏的大問題。王雪紅面對的是智慧手機的殺戮戰場,郭台銘除了代工產業困境,還必須面對「眼球革命」的代價,而張忠謀則必須為台積電永保產業龍頭競爭優勢而努力;這回台積電入股ASML也受到各方高度關注。這三大權值公司各有各的考驗,不過台股最近表現總算給了大家一些精神。
最近整體大環境有漸趨緩和,德國股市在歐債危機中再度逼近七千點大關,美國道瓊指數站上一萬三千點,歐美兩大龍頭股市強勢表現給全世界帶來信心;而這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美元走弱,美元指數從八四.一回檔到八二.○四,美元弱,歐元、英鎊走高,一方面歐債危機趨緩,資金又出來了,全球股市也開始充滿陽光。
台股本周已大漲逾二○○點,外資扮演了最重要角色,周四(八月九日)指數上漲一一三.九,成交量難得見到一○八一.四億,外資買超達一九七.七億扮演最關鍵地位。其實從技術面來看,去年八月正是歐債危機,台股從九千點急轉直下的那個時候,當時年線快速下彎,如今正好在年線低檔,且開始有走揚的助力,技術面對多頭有利。
另一方面,全球債息頻創新低,這時候股市回報又超過債市,股市又有發揮的空間。假設國際股市沒有太大變化,台股在八月底有一波好行情,不過更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經濟基本面的弱化,台股的上檔空間恐怕也不會太高,過度追高仍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