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東 禁止登錄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1-10-20 08:26

可成科技工廠被勒令停產 污染事件或波及蘋果產業鏈

可成科技工廠涉嫌嚴重污染環境被勒令停產,對此,可其公司回應稱,可成華東地區一家工廠的業務關閉將使蘋果部分產品的出貨受到影響。
據每日經濟新聞10月20日報導,就在8月末蘋果公司被卷入“其在昆山的兩家疑似供應商涉嫌嚴重污染環境”的負面影響還未消弭的當下,近日蘋果供應鏈條上“再生波瀾”。
據悉,作為蘋果筆記本電腦MacBookAir機殼和HTC(宏達電)等品牌手機高端金屬外殼供應商的可成科技,近日被指其蘇州部分工廠正遭遇停頓整改,背后誘因同樣是由於當地居民投訴該廠散發出怪味,疑似違規加工所致。
此前有媒體援引可成科技方面的回應稱,公司華東地區一家工廠部分業務關閉意味著產品出貨將受到影響,而這家整改中的工廠(可勝科技)是可成科技在蘇州三個工廠中的一家,此次停工暫未引發客戶轉單。
可成科技主席洪水樹在近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產品出貨必然會受到影響,公司已要求客戶調整外殼采購。“不知道工廠何時能恢復全面運營,這需要通過當地政府的檢查。公司10月份的總出貨量將下降20%,而如果業務繼續關閉,公司11月份的出貨量或將下降40%。”
同樣作為蘋果代工鏈條的一環,繼昆山凱達電子與鼎鑫電子被指排放污水和廢氣,造成鄰村居民批量患上癌症后,蘇州“污染門”再度發生也被部分業內人士解讀為對蘋果供應鏈監管責任的一次重大拷問。
“蘋果新上任的CEO蒂姆·庫克本來就是管供應鏈的,最新被媒體曝光和點名的代工廠商肯定會受到治理,并有自查自糾。總的來說,這次停工對蘋果更多的是品牌上的影響,而代工廠商直接的影響和損失較大。并且一停產,很可能會造成其被蘋果‘解聘’,換別家代工廠商的風險。蘋果代工廠商的候補名單本來就很長,更換完全不成問題”,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易表示。
整改風波或將進一步擴大
對於新近爆出的蘇州可成科技疑似污染事件,實則已在輿論媒體報導之前“潛伏”了近兩個月。
記者昨日(10月19日)從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的相關部門處了解到,8月下旬,就接到居民關於可勝科技 (蘇州)有限公司有異味的投訴。直到10月15日,可勝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才被蘇州工業園區環保局勒令停產整頓,相關設備也被當地環保局貼上了封條。此前戲劇性的轉折點或與央視等眾多媒體的介入監督報導有直接關係。
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的相關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此次整改前,曾針對可勝科技廢氣的排氣量制定過一系列的改進措施,如增加活性炭的用量、加快更換活性炭的使用頻率和改進排氣設施。就在可勝科技8月限產不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環保局最終於10月15日要求其涉及到廢氣排放工序一律停產整改,包括生產的噴涂線等。
據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的相關人士透露,可勝科技不僅給蘋果代工,該公司還給HTC、聯想(微博)代工。而除可成科技卷入整改風波的中心外,蘋果代工廠商仁寶電腦、華通電腦、金像電子、健鼎科技和華孚科技也被列入“疑似整改”的名單中,而上述五家代工廠商在日前遞交給中國台灣證交所的聲明中表示,其在大陸的工廠目前業務運轉正常。
受到連續數日的事件發酵,昨日截止收盤,可成科技跌幅達6.75%,報收新臺幣152.00元。
代工廠監督或迎來新門檻
談及停產風波會否造成上述智能終端供應產生波動,有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蘋果MacBook等系列筆記本和HTC手機的供應不會造成很大影響。現在全球消費電子產業鏈都是基本過剩的,僅蘋果目前的銷售相對供不應求。很多代工廠商為滿足蘋果苛刻的要求,為節省時間和成本,可能會進行不環保或其他違規的加工操作。在工藝環節中換東西,比如此前有媒體曝光的酒精擦拭改成正己烷擦拭。值得推敲的是,“蘋果方面難道不知道,這些代工工廠都有蘋果公司駐廠的工程師。”
相比此前昆山“疑似污染”事件的處理效率,此次蘇州代工廠的整改力度更為嚴厲。個中原因,李易表示,從此次事件中可以看出,蘋果公司和新帥庫克是對中國市場十分重視,不然不會采取這樣的應對方式。蘋果與代工廠商之前的法律關係,其實是不存在相應連帶責任的,在國際上品牌商和代工廠商間從來都沒有這樣的約定。
“將來中國市場的利潤貢獻可能超過美國,成為蘋果最大的市場,這是極具誘惑力的。其次,此次事件處理也體現了庫克希望在全球輿論上獲得一個比較正面積極印象的打算。”李指出。
就在9月初昆山事件發酵之時,蘋果公司負責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副總裁表示:蘋果公司會根據環保組織的報告內容,去了解相關供應商的環保情況,蘋果公司也愿意與環保組織建立對話機制。多家有關環保組織向記者表示,其多次以聯名信的方式聯系蘋果公司,希望討論蘋果供應鏈的環保問題。然而在5個月的等待中,遲遲沒有得到蘋果的任何回復。
“由於目前沒有強制性的法律監管,只能由社會輿論來監督,因此也需要蘋果這樣的行業領袖來首先實施,才能真正廣泛推廣,此后其競爭品牌也可能效仿。就像當初富士康對加班制度、員工待遇等情況的例子一樣”,李易表示,“品牌越大,責任越大。從短期來看可能會造成一部分人失業,但從長期來看是凈化了這個行業。國內很多立法都是從民間發展起來的,然后輿論跟進進而形成法律。”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