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0/14/1453.jpg)
-
皮卡丘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8-11-03 08:27
請政府傾聽企業界 救台股的聲音
請政府傾聽企業界 救台股的聲音
趨勢大師
10月29日台股總市值11兆台幣,較今年高點23兆蒸發12兆,對照開戶數828萬戶,平均每戶帳面損失145萬台幣。而在上市櫃公司1585家內容裡,市價低於票面達586家,超過3分之1強,但其中接近6成,共338家上半年是有獲利的,實在是令人相當難過的不正常扭曲。
規劃進場利多誘買盤
加上724家股價低於淨值,台股未曾如此慘烈。對照2003年以來全球股市狂潮,台股漲幅落後,跌幅卻領先,股民為台股抱屈有其不得不為的大內容。
從財報公布數字對應當下股價,強勁買盤應該出現卻未出現,鼓勵買盤進場已刻不容緩,這關係台灣整體活力原神內容,而非只是投資者的意願而已。我們認為鼓勵民間股市買盤資金進場,絕對要由下而上、內而外。上市櫃公司雖為公開發行,但相信經營團隊及員工仍擁有相對多數股權,由他們捍衛市場價值最為直接有效,也最能引起共鳴。
就目前掛牌公司買進手法,不外由公司實施庫藏股或鼓勵董監事大股東買股,但卻少掉了時間拿捏精準的適切配套措施,所以股市回升功效一直不彰,問題的核心絕不只有國際盤不振的問題,而是共鳴無法產生。
近數月來,我們就走訪第1線請教中小企業經營者,彙整出幾個面向提出可能的具體作法,期盼能在政府、民間分進合擊下,快速拉出投資者對台股信心的恢復與活水再起。
轉讓庫藏不予費用化
整理出的具體作法之一,從企業角度看:庫藏股轉讓予員工將面臨費用化問題,勢必對財報造成一定衝擊,在目前大家對股市信心未回魂前,彈性規定年底前買進庫藏股轉讓與員工不予以費用化計算,有利消除庫藏股實施愈多之上市櫃公司與員工間的認知差異。
其次,從大股東看:最好的投資就是買進自家股票後長期持有,但往後各年度配息時,大股東會面臨所得稅率考量,如主管機關對這段時期施予彈性稅賦優惠措施,甚至由公營行庫針對今年前3季季報獲利與股價對比優異公司,比照優惠房貸提供資金買進自家股票,於前3年只繳息免還本金方式融通,激勵性買盤就會湧現。
傾聽基層經營者聲音
最後,從一般投資者看:如果拿到今年配發的現金股利後再次進場,可以再調降明年配息的稅率再給予優惠,那就會吸引相當多的長線投資者買盤意願。有對策加配套,股市就能少下多上。
股民信心來自政府救市方案的共鳴性與時間拿捏,而共鳴最需要的是傾聽最基層掛牌公司經營者與一般投資者的聲音,忽略掉這些聲音,很可能就是當下台股較國際股市跌幅多的主因。
從已公布前3季財報分析,有不少企業都未受太大金融風暴影響,政府相關單位可分批約見這些企業主,傾聽其內心想法,相信就會很快找到對策,點燃投資者信心之火,股市再起就不會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