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louh 發達集團稽核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1-24 07:11
冠捷搶單 TCL快活不下去
【經濟日報╱記者李宇欣/綜合報導】 2010.11.24 04:24 am
TCL日前公布財務報表,今年前三季累計虧損港幣9.91億元(約新台幣39億元),新浪財經指出,壓垮TCL電視的關鍵是台灣冠捷搶下TCL最重要的飛利浦訂單。
冠捷科技2009年液晶電視生產量達950萬台,今年出貨量目標更是在1,400萬至1,500萬台間,成為全球第三大的液晶電視代工企業。
根據TCL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銷售收入相較於去年同期下降9.5%,歸屬在公司的虧損達港幣9.91億元(約新台幣39億元),巨額虧損是因公司集中清理舊款產品和OEM(代工)訂單減少,TCL集團也做出緊急調整,集團總裁李東生表示,將擴大OEM業務的比重,搶回市場的市占率。
究竟TCL電視和OEM之間有甚麼微妙的關係,TCL可說是「成也OEM、敗也OEM」,2007年李東生大膽任用來自新加坡的梁耀榮,空降出任執行長一職,在梁耀榮來之前,TCL已經連續虧損兩年,共計港幣50.7億元(約新台幣199億元),李東生一度被「TCL電視將下市」的輿論所包圍。
梁耀榮前身是飛利浦公司消費電子產品事業部的副總裁,且梁不是「單身」進入TCL,而是順便把飛利浦的OEM訂單也帶進來,這讓2008年TCL的財報轉虧為盈,OEM也成為TCL公司的主要經營支柱,尤其是飛利浦的訂單,2009年就達到170萬台之多。
好景不常,隨著梁耀榮在2009年9月離開,TCL電視開始向下探底,再加上「最大支柱」的飛利浦訂單被台灣冠捷科技搶走,TCL電視現任執行長趙忠堯指出,今年前三季OEM訂單僅剩30萬至40萬台,根本就活不下去。
總裁李東生以「鷹的重生」來比喻TCL集團,老鷹的壽命是70歲,當40歲的時候,為了再生存後的30年,將會做出大幅度的調整,李東生認為,現在TCL就是40歲的老鷹,只有選擇等死或經歷漫長又痛苦的蛻變過程,但擺在眼前的是,如果繼續依靠OEM代工,勢必要殺進市場搶單,現在液晶電視市場大家紛紛各自占據山頭,台灣公司是最大的競爭對手,如果選擇將重心轉移到研發上,TCL電視還能撐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