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6 05:30

新光金控7月24日和台新金控正式合併。(資料照)
7月24日台新金與新光金兩家金控合併,開啟國內四大金控的全新競爭環境,但從過去到現在,台灣金融業的老症頭難改、即Overbanking(銀行過多);因台灣缺乏國際區域級銀行,不利拓展國際市場,未來國內金融機構的整併,特別是大型金控間的「金金併」,將是無法避免的趨勢。
新光金下市併入台新金(2887)後,兩家財報將合併計算,我國金控家數也從15家變成14家,台灣金控業也進入「四強鼎立」新時代,包括國泰金的資產總額13.88兆元、富邦金為12.12兆元、中信金8.98兆元及台新新光金8.58兆元,市場出現四強鼎立的新局面。
另一方面,各金融機構整併不僅不會因此而暫緩或停擺,反而將加速,畢竟併購是最快且有效的方式,儘管「金金併」不僅不容易且難度重重,拚命長大的金控仍積極想要突破。
某前金管會主委過去曾直言,以國內金控業現況,現有16家金控若能減半為8家,才是最適當規模;甚至更有金融專家主張,金控家數剩下9家都算太多。也就是說,大家都知道、也認同「大者恆大」概念或原則,問題是金融機構要怎麼併?誰跟誰併?都是大學問、也是大挑戰。
簡單來說,除非短時間內金融政策有很大變化,否則原則就是不能用強迫進行合併,無論是金控併銀行或金融機構之間的整併,現在都必須要在合意併購基礎下,包括發動併購方或是被併購的金融機構,合意就是重大原則。
尤其到目前為止,台灣連一家全球前一百大銀行都沒有,金融業不該怕競爭,但金控或大型銀行若無法透過整併來壯大營運規模,勢必會影響未來台灣金融業的發展與競爭力。(王孟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