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3 05:30
![](https://img.ltn.com.tw/Upload/business/page/800/2025/02/13/83.jpg)
美國總統川普先前表示,考慮對外國生產的晶片徵收關稅,外界臆測他可能藉此舉施壓台積電在美國投資更多高階製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布報告稱,美台相互依存,合作才能互利共贏。 (彭博資料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先前表示,考慮對外國生產的晶片徵收關稅,外界臆測他可能藉此施壓台積電在美國投資更多高階製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布報告稱,確保台灣能保護其國內的半導體生態,並在美國無比較優勢的其他國家投資,才最符合美國利益。
CSIS官網十日發布報告,主題是「矽島:評估台灣對美國經濟成長與安全的重要性」,由其國際貿易專家芮恩希(William Reinsch)與曾在CSIS實習的惠特尼(Jack Whitney)共同撰寫。報告建議川普政府,在思考美台的經貿關係時必須牢記,這個夥伴關係一直是且未來將繼續是「支持美國國家安全」的重要環節。
報告指出,美國多個關鍵產業的發展及龍頭企業的崛起,都和台灣在關鍵與新興技術領域的成功密切相關。美國公司利用台積電不斷增長的製造能力與專業知識,培養出輝達(Nvidia)等美國「無晶圓廠」晶片設計龍頭企業,還有蘋果(Apple)等消費性電子產品領導者。
台灣的半導體業者、尤其是台積電,一直願意為美國和盟友的半導體回流做出貢獻;例如力積電去年與印度塔塔集團合作,協助建置十二吋廠。
報告說,「台灣已經開展多項支援其他國家先進技術生產的重大專案,這將有助於美國實現減少全球對中國依賴的目標」。
受限人才、供應鏈 難全回流美國
但台北當局希望台積電將先進製程留在台灣、成為台灣的「矽盾」,防止中國對台意圖。此外,晶片生產要完全移出台灣有許多困難,台灣有其他地方無可比擬的人才、專業知識等優勢,而美國有資本成本高、監管負擔、勞動力嚴重短缺等「結構性障礙」,使得全面回流美國變得不可行。
而台灣靠近亞洲主導的關鍵電子製造中心,也需考慮供應鏈的問題;因此,健全的美國經濟安全政策,應利用台灣投資擴大國內的「關鍵與新興技術」(CET)產業,同時確保台灣能夠保護其國內生態系統,並支持台灣在美國無比較優勢的第三國投資。